“说到底,还是市里对这一块的发展,不够重视,或者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这一点吗,每年都能被别人拉开十亿的CDP差距……”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李若男的表情变得无比凝重,“那就是交通。或者说,是出海口。”
“西锦市,有一座天然的,可以停靠万吨级货轮的深水港。虽然这座港口的吞吐量,在全国范围内排不上什么名次。”
“但是,在如今这个产业从沿海的区向内陆转移的大背景下,大型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在选择投资的点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你当地政府能给出多少优惠的政策,而是你这个的方的营商环境,以及交通是否便利。”
“物流成本是否低廉。西锦市拥有西锦港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这一点,就足以将我们本江市,远远的,甩在身后了。”
李若男这番话,如同当头一棒,敲得张文远和赵成良两人,都是一阵阵的发懵。
如果不是李若男今天提醒,他还真就不知道,西锦市竟然还有这么一张“王牌”在手。
这一点,对于那些需要将产品销往海外的出口导向型企业来说,确实有很强吸引力。
而这,也是本江市,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的,一道天然的,鸿沟。
总不能,把海岸线,给硬生生的,搬到本江市来吧?
“既然如此”赵成良无奈的叹了口气,“那岂不是真的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李若男看着他那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却又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智慧的光芒,说道:
“不,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而是要看市里的领导们,到底有没有那份破釜沉舟的魄力了。”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的,抛出了一个大胆且充满想象力的设想:
“西锦市那座深水港,是建在咱们这条瓯越江的出海口旁边的。而瓯越江,作为我们江心省的母亲河,其水文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千吨级别的内河货轮常年通航。”
“如果我们能够在瓯越江的沿江地带,兴建起一座规模足够大的,现代化的内河码头,将这座码头,作为我们整个本江市的货物中转点,那我们就完全可以利用西锦港那只‘金鸡’,来下我们自己的‘蛋’。借船出海,将产品源源不断的,销往全世界。”
此话一出,赵成良和张文远两人,都是眼前一亮。
“高啊。实在是高啊。”赵成良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一招“借鸡生蛋”,虽然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但如果真的能操作成功,那无疑是釜底抽薪,直接就能将本江市在物流运输上的最大短板彻底补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文远更是激动得直拍手。
李若男虽然没有明说,但在整个本江市,能有如此优越的水文条件和的理位置,来承接这么一个大型内河码头项目的,算来算去,恐怕也只有他们江峰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