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这是张汤提出的政策。算缗是对工商业、高利贷行业征收的财产税。告缗是鼓励百姓告发隐匿财产偷税漏税的人,告发成功会被奖励被告发者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秦念很欣赏张汤的这项政策。
其实元狩四年就已经颁布了法令,但当时的大农令是颜异,他反对这项政策,未能得到良好执行。
直到五年后,也就是桑弘羊出任大农中丞的一年后,算缗告缗才得以迅速推行。
仅施行三年就给刘彻积累了巨量财富。
所以张汤以腹诽罪处死颜异,应该不只是因为颜异反对白鹿皮币,也因两人政见极为不合。
【李世民:张汤制令但此政为颜异所阻,元鼎三年桑弘羊致使告缗遍天下。仅三年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但商贾中家以上多破产,民媮甘食好衣,不事畜臧之业。不利于国,故汉武帝止告缗之风。】
告缗之风,仅利一时。
汉武帝在三年后停止施行此政,足见其后患之重。
秦念推崇这种连汉武帝都不得不放弃的政策,李世民实在难以理解。
不理解,就应提出疑问。
君王为一个“阶级”,但一国无二君。
正可谓孤家寡人。
天幕让十三君王齐聚,且不会危及其他君王治下之朝。
既然如此,何不坦诚相交、互陈利弊?
秦念对汉皇之问有问必答,想必也是有此考虑。
………
刘彻大喜。
告缗竟然可以得财物以亿计?
国库空虚之症可解!
至于三年而止,那就三年后再止。
………
三年而止?
秦念疑惑了一会,她记得史书上记载的是刘彻在告缗遍天下的三年后,宣称只要向甘泉仓捐献足够的粟米就可以终身不被告缗。
凡是有资格能被告缗的有钱人,必然会积极响应这一政策,于是告缗自此而止。
不过要说是不利于
(buduxs)?()国才停止也不是不行。
毕竟商人太富不好,但商人全部破产那就是纯粹的竭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