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第三天。
我在省委机关认识的人很少。进去也不必一路打招呼。
周三,我刚到办公室,胡静就把茶泡好,端到我的桌子上,我内心涌起一股温暖。毕竟一路上,别人把我视为路人,一进门就有一杯热腾腾的茶在等着。
我说:“谢谢啊,你这么好。”
她笑道:“举手之劳嘛。”
我说:“卫生,你也搞好了。”
她说:“习惯了,我以前也是管数管钱,一个人一间办公室。”
我想,真跟我在五科一样。以前陈姐也不是五科的,她管办公室的所有档案。也是一个人上班。我去了之后,才变成两个人在一起。
当时张文杰的说法是,档案室没人干扰,方便我写文章。
现在也一样,我上了两天班,胡静这里也很安静,几乎没有人出进。
人的生活是一种不同环境之下的重复?不知别人的感觉怎么样,而我的生命中,总有这种大同小异的场景。
坐下之后,我开始抄电话本。
一会儿,陈放进来,叫我到沈处长办公室去。沈处长笑道:“坐嘛。”
两人坐下,陈放泡了一杯茶就走了。
沈处长发了一支烟给我,我处在戒烟阶段,但又不能拒绝,接过时,我笑道:
“正在戒烟中,所以我也没发烟给你。”
他笑道:“颜书记也抽烟,不过抽得少一点而已。”说罢,把打火机推给我。
我点点头,点上了火。
沈处长说:“本来,你进来,处里应该开个会,介绍你与大家认识一下,但有三名同志到下面一个市搞调研去了,那就等下周一,我们再开会。”
我仍然点点头。
他说:“机关就是如此,气氛不像市县那么热烈,各干各的事,你没有意见吧?”
我笑道:“处长,我没有任何意见。虽然我没在省级机关工作过,但懂这里的规矩。”
他笑着问:“这里有什么规矩?”
我再笑了笑,说道:“大家的压力很大,比如,我原来所在的开发区,下面一个干部做错了一点什么事,无非是科长批评他几句,再大一点,也是我主任批评他几句。
在这里,大家写个什么材料,一送就送到闻主任那儿,有些还要送到省委领导那儿,是一点错都不能出。万一出了一点错,省委秘书长、副书记,书记看出来了。批评几句,从写材料的干部,到你这个处长,再到闻主任,那是层层追究,压力山大。
在我们那个开发区出了错,调到其他单位去就行。在这里出了错,省领导都知道,调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