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与他共享这份喜悦,他只能跺了跺脚,和两人解释道:“女菩萨为人善良,去岁京郊雪灾,她亲自奔劳,为百姓施粥。在汴京城中,素有菩萨之称,父亲也赞她颇具乃父兄长风范——父兄阵前杀敌保家卫国,女儿巾帼不让须眉为民解忧——听说京郊还有百姓为她立祠的呢。”
他说完,下了结论,“肯定是菩萨不忍心我们三个白跑一趟,饿着肚子。”
南水端着一派和善的笑意,就差没把“我们家姑娘没有恶意”直接撰写在脑门上,听到梅丰羽详尽的介绍,只能点头,再点头。
许栀和想起来了,她在等待陈允渡的时候曾经在梅府听到过一声马车上的銮铃。那时候梅府看守的小厮,也是极尽所能地描绘着这位陆书容是如何的宽厚仁善。
她心底起了一丝好奇,但还是要征询两人的意见。梅丰羽不需要问,他现在的样子,只怕就算陈允渡和许栀和都没答应,他自己也会直接凑上去。于是她只转头看向陈允渡,小幅度地撞了撞他的胳膊,“要去吗?”
“栀和想去?”
陈允渡说,“那就去。”
他给出的回应十分果决。
许栀和也不知道自己哪一点就表现出了“自己想去”这份心思,或许只是陈允渡太过于了解她。
得到了回应,许栀和微微颔首,“有劳带路。”
“姑娘客气。”
南水松了一口气,一边好奇身后的这位姑娘如何就得了自家姑娘的关注,一边目不斜视、装成成熟稳重地缓步走在前面。
一行人从边廊绕行,穿过散桌,停在了一处厢房门口。
南水站定后,抬高了声音请示:“姑娘,人到了。”
须臾,厢房被人从里面拉开,入目是一扇屏风,屏风后隐约可见一道人影。
“冒昧请你过来,还请不要介怀……”说话的人嗓音轻柔,随着声音的响起,她也站起身缓缓走到门口。
刚走到门口,陆书容的脚步顿在了原地,看着面前的三个人,又看向了一旁完成任何而沾沾自喜的南水,忽然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走回屏风中。
怎么会这么多人?
陆书容怀疑是不是自己没吩咐清楚,她说的明明是请那位姑娘过来,谁说要全部请过来了?
南水如果能听到陆书容的心声,一定会为自己大声喊冤。人家三人一看就关系匪浅,要么全请过来,要么一个都不请,哪有在人眼皮子底下请走一个人的?让剩下两位小郎君守在厢房门口吗?
陆书容的脚步顿了一秒,旋即她又恢复了正常的走路姿态,不慌不忙地走到了厢房门口。
罢了,露面都露了,现在再折返回去,反倒是显得小家子气,倒不如大大方方地显露人前。
她端着温和、清雅的笑意,笑着对三个人说:“杏花开放时节人流如织,膳堂最挤,反正我一人也是空闲,你们如果不介意,一道来用膳吧。”
许栀和抬眸,正和陆书容的目光相撞。
后者神色坦坦荡荡,笑意温和,仿佛真的从心而行,随手帮人。
“多谢陆姑娘。”
许栀和回以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