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渡接过,在许栀和的帮助下戴上了手套,刚包裹住五指,就明显感受到了冰冷的空气被阻隔在了十指之外。
“怎么样?”
许栀和问,“你试试看影不影响握笔?我试了,应当是不影响的……”
陈允渡按照她的要求坐在案前试了试,给了她一个准备的答案,“不影响,很保暖。”
许栀和弯了弯嘴角,带着一丝小小的骄傲:“我就知道。”
她又从木盒里面拿了三双出来,一双给梅尧臣,一双给刁娘子,一双给梅丰羽……至于梅馥宁,自有良吉去操心。
“这些,明日你带过去……”,许栀和顿了顿,才偏头问他,“上次和你一道站在门下躲雨的,是你同窗吗?”
陈允渡想了想,她说的应当是郑柏景,于是点了点头。
“是。”
郑柏景的父亲郑帛是梅尧臣年少时的好友,双双进士及第后,郑帛被外派至北地,后来他又在一次剿匪途中受了重伤,撑了三年没撑住,撒手人寰。郑母带着年幼的女儿改嫁到熙州一户商贾人家,郑柏景被寄养在了大伯父家中。
大伯父是庶出,郑帛进士及第后外派出去,两家人的来往变得更加稀少,但大伯父听闻小小年纪的郑柏景丧父,心中百感交集,将他养在家中,衣食住行比起自己的亲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梅尧臣念着往日和郑帛的情谊,也将他留在身边悉心教导
许栀和迟疑了下,然后从箱子中多添了一双。
三人为同窗,梅丰羽有了,自然不好厚此薄彼,左不过一双手套。
最重要的是,还好陈允渡只有三位同窗。
陈允渡接过四双手套,放在书案前最显眼的地方,准备明日一早带过去。
吃过饭后,许栀和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招呼方梨和良吉过来。
“明日,方梨带着手套去汴河大街那边的菜市,良吉则去国子监外头转悠,如果有人问起,你们就说六十文一双。”
这东西毕竟新鲜,直接摆出来,未必有人舍得花这个钱。
两人原先还有些不知道如何处理,后来许栀和说:“你们少说,多抬手,一定让人看得清,要是有人问起,只说保暖,六十文。”
方梨和良吉互相配合着练习了几次,褪去了一开始的紧张,渐渐变得熟稔起来。
许栀和看着方梨两眼放光的样子,真觉得她到时候会忍不住站着吆喝。
也没什么不好。
商量完毕,三人各自分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既期待着明天能快快到来,又怀揣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
他们,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