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栀和:“此外,纺线还需要一些工具,等明日我一道将图纸送过去。你们常家应当有自己的木坊?”
要是没有,她可以顺道向常庆妤举荐刘家木坊……虽然看着破小了些,但东西是没得说的。
“有的,”常庆妤点了点头,“光在汴京城就有四五家。”
许栀和:“……”
她忍不住再次感慨常家的家境殷实。
说完要紧的事,许栀和不再久留,和方梨、良吉一道往家走去。
常家围墙建的高大厚实,遮住了自西北向东南的寒风,出了常府,细密的冷风像是无孔不入,钻入三个人的脖颈和袖口。
方梨贴近许栀和的身后试图取暖,小声对她道:“姑娘,汴京可比峨桥县冷多了。”
往年在峨桥县,第一场初雪一般是十一月中,现在估计十月底,汴京城就会迎来第一场雪。
许栀和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灰蒙蒙的天上。
如果能在第一场雪落下前,在多做些手衣就更好了。
家门口悬挂的灯笼在风中劈里啪啦地撞击着门板,发出沉闷的声响,许栀和脚踩在满地还没被清扫的树叶上发出破碎的簌簌声,快速解开锁让三个人进去。
良吉喝了一碗热姜茶就出门了,明日要正式把羊毛手衣的生意交给常家,他现在不必急着纺线,可以趁第一场雪到来之前多屯一些炭火。
方梨整理了一下明日需要的东西,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她像过去一样坐在许栀和的身后看着她描画着图纸,等到时间差不多了,起身去大厨房忙活。
许栀和将图纸画完,有些不太好表示的东西,比如铁针,她控制着笔尖在旁边写下了一行小小的注释。
检查了两遍后,外面已经彻底黑了下来。许栀和站起身,在院子里活动着自己的有些僵硬的双腿和双手。
陈允渡回来的时候提着一个小小的陶罐,许栀和凑近闻了闻,有些诧异:“霉豆腐?”
霉豆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老豆腐切成寸长的小块,然后整齐地摆放在蒸篦或箩筐上,同时保持适当的空隙,撒上曲粉后盖上盖子等待发酵,大概七八天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白酒和姜粉洒在上面。到了这一步,霉豆腐的制作已经完成大半了,剩下的就是将小块的霉豆腐装入陶罐,密封半个月后,就可以开始享用了。
一般过了八月,天气开始转凉,就有不少人琢磨着做上两罐简单方便、滋味十足的霉豆腐了,比如许府的刘妈妈。
在许府的时候,许栀和偶尔会看见忙活了一天的刘妈妈坐在大厨房的门口,端着一碗熬煮得稀烂的白粥,配着一小块鲜咸的霉豆腐,仿佛在吃着什么人间难得的美味佳肴。
“嗯,刁娘子让带回来的,”陈允渡将霉豆腐放在桌面上,“她说放了二十天了。”
已经密封半个月多,意思就是可以吃了。
许栀和揭开了盖子,闻到了一股咸香、辛辣的味道,带着淡淡的霉味。
刁娘子制作的霉豆腐很细致,大小差不多,除了姜粉,还在上面撒了足足的花椒粉。
寻常人家做的霉豆腐很少在上面撒花椒粉、胡椒粉这些调味料,价格太贵了。
许栀和蓦然闻到花椒的味道,猛地打了一个喷嚏。她后退了几步,揉了揉自己的鼻尖。
晚上吃饭的时候,一个装着霉豆腐的小碟子被端上了桌。许栀和久违地尝到了花椒带来的辛辣味,但她并没有多吃,只沾了一点拌在饭菜上,尝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