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是说曹操曹操到,她刚在心中第十七遍问自己的时候,门口响起了熟悉的马车滚轮声。
可算来了。
常庆妤一进来后,直挺挺地朝着二楼走来,看见和安嬷嬷站在一起的许栀和后,眼睛亮了亮,朝她跑去。
她的速度本来很快,许栀和做好了被她像个小炮弹一样撞开的准备,没想到跑到近前,常庆妤反而收敛了脚步,步子稳健,面容端庄。
安嬷嬷站在许栀和的身后看得发笑,姑娘的规矩是常大娘子亲手教出来的,姿态姿容自不必说,但是她从小随性惯了,没人拘束,才会显得有些毛糙。
但是如果她认真起来,每一步都是挑不出错处的。
许栀和眼底闪过一丝笑意,看着“故作稳重”的常庆妤走到自己的身边。
“许姐姐,我起晚了。”
常庆妤的脸色有点红,不知道是激动的还是害羞的,走到许栀和身边后,她转过头,好奇地看着聚在一处的五个织娘。
常庆妤上前,围在旁边的几个织娘很自觉地让出一条小道,让她能够将她们正在学习的东西看得更清楚。
正在使用的那个织娘看见常庆妤过来,心中紧张得不行,正在她指尖哆哆嗦嗦的时候,肩膀上突然多了一股力道。
耳畔想起方梨轻轻的安抚声:“不难的。”
对啊,比如纺车,这其实算不上多难。织娘感受着肩上的力道,慢慢地静下心来,按部就班地在姑娘面前演示。
操作了两回,常庆妤总算看了分明,旁边的安嬷嬷太熟悉她这眼神了,见她跃跃欲试,连忙拦住了她,“姑娘,许娘子还在等你呢。”
虽然那东西看着简单好操作,但上面毕竟嵌了铁针,要是伤到了姑娘的手可怎么得了。
常庆妤有些遗憾地转头,望着许栀和道:“姐姐说的器具,就是那些吗?”
“对,”许栀和从袖中取出昨日画完的图纸,“那是第一步需要用的,你按照图纸制作即可。”
常庆妤接过图纸仔细端详,构造倒是很简单,加上有一个现成的摆在这儿,仿制出来应该不难。
她看完后,交给了一旁的丘嬷嬷收着。
“第二步便是织线。”
许栀和走到了方梨身边拿起了两根竹签,将刚做出来的羊毛线打了一个活结套在竹签上,另一根竹签从中间穿过,将线逆时针绕上一圈后拨动新加入的竹签。
这个动作她做过很多遍,看起来轻松写意,旁边的两个织娘学会了搓线,看到许栀和的动作后跃跃欲试。
看起来也不难嘛。
很快,她们就打了脸。
方梨看着她们吃瘪的表情找到了一丝熟悉,纺线不难,但是织线还真没那么好学,尤其是第一遍的时候。
许栀和又示范了两遍,悟性好的织娘已经开始自己尝试了,而差一点的还围在许栀和的身边。
示范到第六遍的时候,最后一个站在许栀和旁边的织娘也抱着线离开,准备自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