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快看小说网>大明之伟大舵手 > 第十章 明白了吗(第1页)

第十章 明白了吗(第1页)

应该说,刘吉的这个方案,算是比较成熟的方案了。

裁撤掉那些虚职的传奉官,重新考核未经铨选,直接由中旨传奉升降的官员,同时将牵连的范围,局限在传奉官的范畴内,不向外牵连延伸。

如此一来,既能够给朝堂上下一个交代,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稳定。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能保住刘吉等一干重臣的地位官职不动,可谓是照顾到了多方的利益。

只可惜,这个办法,距离朱祐樘想要的局面,还是差了那么一些。

并没有对刘吉的话予以置评,朱祐樘反而随手抽出了一本奏章,在几人面前晃了晃,道。

“这是前几日,进士李文祥的奏章,诸卿不妨看看……”

按照惯例而言,从宣德以后,所有奏章,基本上都要经由内阁票拟,然后送入宫中批红。

但实际上,这反而是一种非正常的流程。

自从洪武朝废黜宰相之后,事皆决于天子,内阁并非法定的中枢决策机构,其票拟的权力,本质上也是一种临时建议权。

从流程上来说,所有的章奏,会统一送到通政司,先呈交御览,然后再送内阁票拟,最后复送圣裁核准。

所以其实是存在一种可能,就是官员呈递的奏章,皇帝比内阁要更早知道内容的情况,而且,这反而才应该是常态。

但理论是理论,在实际操作当中,由于皇帝仅仅批阅内阁票拟的时间都不够,所以,先送御览这一步,基本上就是摆设。

可制度毕竟是制度,存在便有其意义。

便如现在,新天子对内阁不喜,而且又勤勉,所以,许多章奏送交御览之后,便被留在宫中,根本不下发到内阁票拟。

当然,不下发内阁,不代表内容不会泄露。

同样是按照流程,通政司收到的章奏,一般有正本和副本两份,正本送入宫中御览,副本留存通政司备查。

这本是为了保证,奏章的内容,不被内阁或者司礼监篡改,但大多数时候,反而成了提前泄露章奏内容的源头。

所以,李文祥的这份章奏,在场的几个内阁大臣,自然早就心中有数。

但是,他们依然恭敬的接了过来,开始传阅,同时,也在心中开始思索,天子此时拿出这份章奏,到底是何用意。

待得三人基本上看完,不等他们说话,朱祐樘便道。

“传奉官之害,朕心中知道,但是论语有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谓孝也,如今朝中对此事议论纷纷,更有李文祥这等狂悖之人,妄议先帝,让朕着实有些为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