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老陈骨子里的那股不甘和勃勃野心。
市长,舞台更大,施展空间更广,但与之相伴的,是更高的风险和责任。
项书记离任顶多也就不到三个月时间,市长这个位置运作一圈下来,最快也要一个月时间。
地方事务千头万绪,盘根错节,远非省直机关可比。
陈建新虽当过市委常委,有一定的协调经验,但市长是政府一把手,需要驾驭全局。
他能在多短的时间内熟悉环境、稳住局面?
新书记上台后,对他们这些前朝“旧臣”会是什么态度?是留用观察,还是……清算?
这些犹未可知。
李仕山心底隐隐有种预感,白朗,很可能会强势回归。
到那时,局面只会更加波谲云诡。
陈建新这个市长,能坐得稳吗?能坐得长久吗?
都是自己人,李仕山也不绕弯子,直言不讳地将自己的顾虑和盘托出。
末了,李仕山提出了一个更稳妥的方案。
“陈局,有没有考虑过……先过渡一下?比如,政法委副书记这个位置。”
这个位置也是前世,陈建新坐的最高职务。
李仕山说完后,办公室陷入到了寂静。
袁学民也在思索,眼神在陈建新和李仕山之间逡巡,显然在反复权衡利弊。
陈建新则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思考着。
政法委副书记,无疑比不上市长的风光和实权。
市长的自主权更大,能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政绩。
反观政法委副书记,只是副职,要看正职的脸色行事。
如果环境不好,更有可能直接被架空,变成一个虚职。
然而,市长风险巨大,一步踏空可能万劫不复。
政法委副书记却是陈建新的本行,驾轻就熟,风险可控,至少能守住基本盘,图谋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