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学民说道:“这不是书记快要离开汉南了嘛,老陈谋划着趁着书记走前,赶紧动一动了。”
说到这里,陈建新也是目光灼灼地看着李仕山。
他们很清楚,李仕山虽然年轻,可他对政治风向的敏锐嗅觉,以及翻云覆雨的手腕,多少次在旁人以为“必死无疑”的绝境里,都有惊无险地挺了过来。
李仕山看问题的角度,刁钻、独特,往往能穿透迷雾,直指核心。让他帮着参谋一下,非常有参考价值。
李仕山也读懂了袁学民这番话里的潜在含义。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官场铁律,亘古不变。
权力更迭,新书记上台,核心、要害位置必然是要换上自己的人。
省反贪局局长就属于要害位置之一。
与其坐等被调整甚至打入冷宫,不如主动选择,在项书记走之前,谋个进退自如的好位置。
这是极有政治智慧的“以退为进”。
再者,陈建新卡在正厅这个省反贪局长的位置上也有年头了。
若想“进部”,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同一级别有过两个以上岗位的工作经历,现在的陈建新可不满足。
挪一挪位置,势在必行。
李仕山没急着发表意见,反而先问起陈建新,“陈局,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陈建新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到地方去。”
李仕山?心念电转,陈建新现在的职务是,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正厅级干部。
那么到了地方,只能是市长或者市委书记。
“陈局这是打算谋一个市委书记的位置?”李仕山试探着问道。
陈建新脸上掠过一丝自嘲,摆摆手:“市委书记?不敢想。市长……倒是可以争取一下。”
李仕山这时已经明白他的想法。
陈建新选市长,一是远离省城这个即将风起云涌的权力旋涡中心。
二来,在地方主政一方,积累实实在在的治理经验,履历才算丰满。
这三嘛,从市长位置转任市委书记,再谋求“晋部”,也更加容易一些。
别看他现在是正厅级的副检察长,好像距离副部级的检察长只有一步之遥。
可这一步却是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