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洗了手,坐在板凳上歇息,和裴有瓦说两句闲话。
今年不止棉衣做了两身新的,还给裴有瓦做了顶新的棉帽,风领是旧的,不过没破没烂,洗干净了照样能用。
裴曜和长夏在洗手,搓出野澡珠的白沫,仔仔细细搓手上的污迹。
陈知看见他俩,一脸的若有所思,随后笑道:“今年刚成亲,又有府城玩器店的路子了,一个冬天下来,怎么都能赚一些,如今,还是生娃娃的事要紧些。”
裴有瓦点点头,确实,刚成亲小半年,哪能一走就是一个多月。
长夏知道他俩在说什么。
前两年裴家就商量过,等裴曜大一点,十七八岁的时候,身板骨头结实了,也沉稳一点,就出去跟裴有瓦学赶车跑商。
瞧赵连兴的意思,以后他跑不动了,赵连旺就能继续领着驴队去贩货。
这到底是个赚钱的路子,而且只在冬闲出门,回来就能歇到明年开春。
比起裴有瓦几个只赚点辛苦钱,领头的拿的是大头,赵家人都不愿丢弃。
如今裴有瓦这些人渐渐上了年纪,庄稼汉除了力气和耐性,再没别的本事,这几年依旧跑得动,不过也要开始打算以后了。
这种心思,不止裴有瓦动了,驴队有儿子的人,自然想让儿子接上。
裴家原先也这样想,不过裴曜有自己的手艺,更有了门路,在家做几个木雕就能赚钱,比跑商的差事轻多了。
这是其一。
另一个则是他俩今年刚成亲,趁着冬闲歇息,说不定能怀上。
裴曜对跑商的事一直都好奇。
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燕秋府城,从小就听老爹说那条宽阔的青云大河,还有种满梅子的金梅镇,心中不由得有些神往。
不过,子嗣确实要紧。
他一边擦手一边说:“阿爹,我今年还是不去了,刚和廖记做上生意,一个多月都回不来,撂了挑子,于长久不利。”
见儿子看重木雕,裴有瓦笑道:“是这样。”
他又说:“我今天去你连兴叔家,也有人想带小的练练胆,听他意思,最好小的也赶一辆车,不然多出一个人,大家分的钱就少,好歹多拉一车货售卖,其他人的怨言也就少了。”
“咱家老驴跑不动了,等明年或后年,再买一头,才好和你连兴叔提起,都是亲戚,总不能让他不好做。”
长夏听着,也觉得是这个理,跟着点了点头。
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