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雀的尾巴长长翘翘,脑袋也昂着,颇有有几分神气。
山雀能取出来,和鸟窝是分开做的,它脖子上戴着个不大的花环,花环也是木头雕出来的,细细的枝条染了绿色,小小的花朵同样涂了花心和花瓣。
花环实际做的并不灵巧生动,但瑕不掩瑜,瞧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裴荣忍不住在裴曜胳膊上捣一拳,说:“你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不光脑子灵,这门自学的手艺也实在让人嫉妒。
要是他有这个本事,随便弄两个木鸟木雀,看上哪家姑娘哪家双儿,只要送出去,一准就能拿下,还愁没有媳妇娶?
裴荣这么想,也说了出来。
前面赶车的杨丰年一听,损道:“人家早有夫郎了,用得着像你?腆着脸巴巴儿献殷
勤去。”
“也是。”
裴荣将木雕放回篮子里,半笑半叹。
他又同杨丰年闲聊,说:“你小时候不也跟着一起看你二叔刨木头,比起他,你离得更近,就没学会?”
村里的木匠杨二保是杨丰年亲二叔,裴曜七八岁时就和杨丰年玩得好。
木匠院里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边角料,对小孩子来说,无疑是最惊奇的,翻翻找找,就能发现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因他俩是小孩,有时调皮会乱翻木块树皮堆,但从不偷拿东西,挺讨杨二保喜欢,闲了就逗小孩玩,教他俩认木头挖木碗,各种凿子刨子等用具也教他俩认。
不过大了之后,裴曜没有再“偷师”,小孩子没人会多想,大人就不一样了。
有时遇到磕绊,不知该如何是好,他得琢磨好几天,很想找个懂的人,请教请教也好,可惜附近几个村子只有他好摆弄这些。
杨二保有两个儿子,还有个徒弟,想学正经的木匠手艺,磕头拜师是免不了的。
他志不在此,只喜好捣鼓小玩意,小时候看的学的那些,堪堪够用。
雀儿鸟儿这些笨拙粗糙的东西,真论起来,是算不上精巧雅致的,也就是靠几分野趣,换点额外之财。
听见裴荣的话,杨丰年笑道:“你说的轻巧,这东西不得看天分?我做几个木碗还行,这些东西就难了,也别说我,就是你看见那些凿子刻刀,也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俩都不是有巧思的人,好在有一把力气,钓鱼捞泥鳅也能赚到钱,偶尔跟着裴曜去镇上卖木雕,拿到钱买了吃的喝的,也能沾沾光。
毛驴上了官道,跑得更快更顺当了。
太阳已经出来,迎面吹来的风和煦畅快,这样的天气不潮湿不闷热,心情变得很好。
提起媳妇,裴荣挑眉看向裴曜,说:“哎,我说,你和长夏……”
他对了一下两个大拇指,笑嘻嘻开口:“你家没急着给你办亲事?”
裴曜一顿,挑了两句能提的,说:“最迟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