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就这样渐渐地被他们甩在身后了。
忽然听到一阵儿喧嚣声,
打开窗户循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原来是一群准备进京赶考的士子,正在考船上高谈阔论,
诉说着如果自己考中进士,准备如何施政。
许长生听了一会儿,
无非是些劝谏皇帝亲贤臣、远小人的老套路罢了,儒家学说发展到如今,
路基本上已经走到头了,继续使用儒家学说治理大明,不过是缝缝补补罢了,
根本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这天夜间,官船停靠在扬州码头,
船上的官员们纷纷下船去感受扬州的繁华,许长生也想见识下如今的扬州是什么样,
于是也下船入城,找了家热闹的酒楼进去,点了几个招牌菜一边享用,
一边留意其他桌的议论。
靠窗的雅座坐了几位年轻的士子,
他们也在聊着明年赶考的事儿,其中一位顾姓士子引起了许长生的注意。
“顾兄乡试高中,来年会试、殿试定会高中,到那时候,重现太仓顾氏的荣光定非难事!
”“当年玉山草堂名动江南,哪个读书人路过太仓都会前去拜访令祖,
可惜时至今日。。。。。。”“张兄慎言!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休要再提!
今日咱们只喝酒不说其他!”那名顾姓士子连忙把他拦住。
“对对对,是愚兄失言了!
”说话那位也连忙闭嘴,赶紧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注意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太仓顾氏的后人?这倒是个合适的人选!许长生原本想着等过段时间再开始散播针路图,
现在或许可以提前试试了。
过了一会儿,那几名士子吃完饭,便下楼去了。
“诸位仁兄,小弟还要回去复习功课,只能就此失陪了,等从京城回来,
小弟再设宴致歉!”“顾兄这是哪里的话,是我等耽误了顾兄才是!
”几名士子客套一番就此散去。
许长生悄无声息地跟在了那名顾姓士子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