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的时候,你最好不要有任何动作和面部表情。尽量别玩手机,如果觉得无聊,可以看看视频听听音乐。”
两人迅速敲定。
李怀舟站在灯光与月色交融的一隅,姜柔打开素描本,用目光描摹他的面孔。
清瘦,阴郁,棱角分明。
她逐渐找到恰当的形容词。
李怀舟拿起手机打开一个视频,用来解闷:“开始吧,你可以随意分析。”
手机里的解说声微弱流淌,是条社会新闻。
“你很瘦,大概率是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营养缺失。”
姜柔起手,画下第一笔:“额头有道疤,左边眉骨上也有,应该是几年前落下的。”
李怀舟想抬手摸一摸她所说的疤痕,思及姜柔“不动”的嘱咐,生生忍住。
姜柔的视线来到他眼睛:“眼里有红血丝,最近很疲惫,或睡眠减少。”
那是一双平静的眼,瞳孔深邃如潭,初看只觉死水无澜,当她全神贯注地凝视,才发觉其中翻涌的暗流。
她不禁好奇,李怀舟看似淡漠的表面下,究竟在想什么?
没人说话,铅笔沙沙,混杂收银台上的视频声响。
姜柔一顿。
上一条新闻结束,主持人开始了下则播报:
“昨夜,现年十七岁的高中生徐静茹于清水河附近失踪,已失联二十四小时,疑似沉寂多日的连环杀手再度作案。”
“广大市民若有相关线索,请拨打警方热线。”
“第四个了?”
姜柔停下手里的动作,难掩愕然:“凶手不是很久没作案了吗?会不会只是普通的离家出走,这个女孩赌气不和家里联系?”
比起她的不安,李怀舟镇静许多:“再赌气,看见铺天盖地的新闻,也该回家。她到现在仍旧没消息,说明出事了。”
他看了眼姜柔愁云满布的脸:“还要画吗?”
姜柔点头,重新握好笔:“希望她没事……”
她从小就有平心静气的能力,可以很快平复情绪,专心致志去做某件事。
春蚕啃桑般的声音渐次响起,姜柔不时抬头,把李怀舟的面庞印入脑海。
颧骨高,下颌线条偏硬,习惯性抿着唇,是个不常笑的人。
对于失踪女生的遭遇,他似乎并不共情,自始至终保持着冷漠的平静,连皱一皱眉毛都吝啬给予,是个典型的局外人。
相较于他,姜柔像惊弓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