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快看小说网>我是反派我最六 ... > 第六回(第1页)

第六回(第1页)

阿娘决定搬家的原因,果然是因为石蒖的“吃饭问题”。

石蒖自“破壳”以来,从未哭过,一直表现得乖巧懂事,像个“小大人”,阿娘阿爹以为石蒖是天生“性格沉稳”,却不知石蒖体内住着一个货真价实的“成年人”灵魂。

而这个成年人,前世还是个人族,更有个挑食的“胃”。

于是乎,当石蒖第一次吃到属于人族食材——米饭——失声痛哭之时,阿娘阿爹的确被吓到了。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当时石蒖的眼泪里可能藏了更复杂的原因,他们只看到,那个可爱的、乖乖的、小小的孩子因为吃了一口人族食材,哭成了泪人。

阿娘原本也猜到了这种可能性,所以才不远百里去衔月镇采购人族粟米,石蒖的反应更坚定了阿娘的推测:小石蒖只喜欢吃人族的食物。

阿爹查了黄历:角苍萌年,三十五月廿四,宜:乔迁入宅,安床立灶,纳财开仓。

阿娘雷厉风行,不到两个时辰,全部家当整合完毕,驾车出村。

果然就如黄历所说,是个出行的好天气,抬眼望去,但见漫山绿波涛,金云浮风走,太晒了。

来送行的左邻右舍多为植物原身,都被晒得蔫哒哒的,有气无力和阿娘聊着套装的送别词,松树哥揽着阿爹的肩膀,扯着袖子抹泪,本想掉书袋吟两句送别诗,阿爹连呼牙酸,婉拒了。

村长和另三位长老前去宁州祭坛参加年会,尚未归来,委派留守的轩辕长老全权代表送行。

石蒖趁机将所有参考资料一并还给了轩辕长老,还附赠一份人灵两族历法通译公式副本,公式的推导过程也一并详细记录在了小册子里,小册子用红线绑了个蝴蝶结,作为回礼还挺像模像样的。

轩辕长老简单翻阅一遍,惊得胡子都炸了,盯着石蒖半晌,憋出一句,“这真是你算出来的?”

石蒖谦虚叠甲道:“仅做个人学术研究使用,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误差造成不良后果,概不负责。”

轩辕长老看看石蒖,又看看手里的册子,神色微凝,退后两步,朝着石蒖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后生可畏,吾愧不如。”

石蒖一家三口上路了,马车在崎岖村道上摇摇摆摆行进,目的地是五百里外的衔月镇。

路途遥远,石蒖又是第一次做马车,几乎整个旅程都趴在阿娘的怀里昏昏睡睡,意识随着车轮滚滚上上下下颠簸,时不时被阿娘投喂些吃食。

刚上路的几天,只能吃随车携带的精灵族特供“灵素净食”,难吃加上晕车,几乎是吃两口,吐三口,石蒖又瘦了三斤。

过了七八天,官道两侧渐渐出现了散居的人族,石蒖吃了粟米粥、糙面窝窝头,甚至有幸品尝了热腾腾的烤红薯,差点泪洒当场。

又过了半个月,人族村落越来越多,石蒖啃上了馕,吃得狼吞虎咽,满脸芝麻,阿娘阿爹喜不胜收。

终于,在出发后的第四十天,一家三口抵达了阿娘口中的“衔月镇”。

石蒖路上仔细回忆了一遍,原书中完全没有提过衔月镇的名字,大约不太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出BOSS候选人的概率也不高。

可实际上,衔月镇是宁州境内最大的人灵两族混居地,地理位置超然,因镇中曾盛产“衔月树”而得名。传说,衔月树一年开花十二季,花瓣淡蓝,蕊簇呈月牙形,每逢满月便会凝出光球,犹如月晕,得名“衔月”。

两百年前,因镇中地脉断裂,镇中千棵衔月树一夜枯败,至此之后,“衔月十二春”之盛景从此不复。

衔月镇常驻人口一万,其中五分之四是人族,镇中灵族多为商者。从官道入镇,五里之外便可见城墙高耸,“衔月”石匾高悬城门之上,气势斐然。

入城门时有守城兵核查路引,排队破费了些功夫。城门正对一条宽阔大道,地面以青石铺就,光滑可鉴,左侧有路牌标注“揽月街”。

路两侧皆是商铺,从建筑和装修风格能轻易分辨出何为人族所开,何为灵族所设。

人族店铺多为黑瓦白墙的阁楼,旗幡高悬飘逸;灵族商坊多为古木树屋,外墙绿藤错落有致,鲜花怒放。

当铺、茶寮、百货铺、果子行、灵器行、成衣铺、法衣铺、票号……应有尽有,走货郎挑着担子穿梭于街巷之间,吆喝高低起伏,行人摩肩擦踵,人声鼎沸。

石蒖趴在车窗上,看得目不暇接,正前方有人牵了头玫红色的骆驼,嗯,挺正常,左边的妇人骑着金黄色的巨大鸵鸟,哇,好威风,隔壁的旅人牵了一匹青蓝色的马,雪白的尾巴扫来扫去——慢着,马头中央长着银色的角,独角兽?!

石蒖忍不住伸手去摸,被阿娘一把拽了回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