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收拢山中流民时他也想过粮草不够怎么办,邺城到晋阳也就十天的路程,他们出发时也没有准备太多粮草。
袁绍又不是傻子,肯定不会让他们带太多东西离开。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依旧很多余。
山里流民贼匪数以百万计,他们进山是为了活命不是为了找死,不会真的哪儿危险往哪儿钻,钻人迹罕至的山野老林他们抢什么?
所以就算落草为寇,绝大部分山贼流民也都在山路附近安营扎寨。
正好方便了他们抓人、啊不、吸纳人丁。
虽然不知道荀氏兄弟几个是怎么安排的,但是隔几天就有不知名的运粮队出现给他们送补给,而且那些运粮队看上去明显不是一家出来的。
一次两次他还震惊,次数多了就是天上直接下粮雨他都能面不改色的说这很正常。
上天的馈赠!都是上天的馈赠!
没错,就是这样。
麹义叼着饼子飘过来,看到荀小将军准备的早饭有他没见过的好吃的,于是礼貌的打了声招呼端走一个托盘然后飘走。
明明是个大活人,愣是感觉像个精神恍惚的游魂。
荀晔看看飘远的麹义,再看看对此习以为常的亲爹和叔父们,很想再问一句麹将军一路上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精神状态和上次见面时相比差那么多?
知子莫若父,他不开口荀悦也能看出来他想问什么。
“冀州世家富户多,你三叔四叔离开邺城前曾传信给沿途城池的守官说只要付出小小的代价就能解决境内匪患,对地方官员而言出钱比出人命强,所以我们一路上才不曾短过粮草。”
荀谌已经在旁边坐下,闻言拢袖拱手,“兄长谬赞。”
他们只是不忍百姓遭难略施小计,也是家中长辈的名声足够好,不然那些城池的守官也不会这么大方的给粮。
现在送粮草进山送多少由他们决定,等到贼匪出山劫掠到时候要付出多少代价就不好说了。
和端方君子荀谌相比,荀衍就简单多了,“冀州苦黑山贼已久,每次黑山贼出山劫掠魏郡各县都首当其冲,现在不出粮将来就是城毁人亡。就算我们不能解决山里的贼众,那些粮草对地方大户而言也不算什么。”
百姓穷的活不下去才落草为寇,但是百姓穷和富家大户有什么关系?
越是乱世越要囤粮,随便挑一家出来都能供应全城一两年的吃喝,只是出点粮草就能解决山里的威胁,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就算那些粮食没有派上用场,借此机会卖荀氏个好也不亏。
荀晔听的一愣一愣又一愣,千言万语最终汇成一句话,“叔父机智。”
他知道并州有些城池会在入冬之前给附近的胡人部落送东西让他们不要打上门,事实证明大部分胡人部落在有足够的粮食过冬的情况下都会消停下来,所以这法子虽然听着不光彩但是真的可以减少伤亡。
对魏郡各城而言,他们只是体验一下边境城池的生存法则。
对并州而言,他们是空手套白狼直接套了大批粮食和大批人丁。
两位叔父略施小计人丁粮草统统到手,这就是正经谋士的战斗力吗?
荀晔:星星眼。jpg
荀谌笑的更加开心,但是依旧要矜持,“阿牞过奖。”
虽然他也觉得他很厉害,但是被小侄子这么看着还怪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