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这样的话,那同样并州出身的吕布估计也是表面光鲜,实际处境不会比张辽好多少。
……好事儿啊!
二人相谈甚欢,说到兴处还出去较量了几招。
张辽自幼经历战乱,十五六岁便在雁门郡和胡人干仗,一身本事不是闹着玩的。
他以为世家出身的小郎君只会板板正正的君子六艺,交上手却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若非现在无甚实权,他高低得给口才好身手好眼光更好的贤弟整个官儿当当。
伍长什长配不上他兄弟,要当就当将军。
可惜他只是个协助主官处理军务的从事,连称一声将军都名不正言不顺,别的就更不用说了。
日头偏西,荀晔起身告辞,他今天出门只带了过所没带行李,天黑之前得回到山里。
张辽大手一挥,“我送贤弟回去。”
他不是要凑上去依附荀氏,而是这儿好歹是个军营有几匹能用的马,骑马比两条腿走回去更方便。
再说了,荀家的小郎君在他军中,荀氏会眼睁睁看着家中小辈蹉跎时日虚度光阴?
人倒霉的时候喝口水都能塞牙缝,但是时运来了也是挡都挡不住,世上还有比他运气更好的人吗?没有!
天边晚霞万丈,官道上骏马飞驰,眨眼间便从河边军营到山脚下。
荀晔告别背影都带着兴奋的张辽,拍拍脑袋感觉出门时的自己有点傻。军营有马家里也有马,今天出门又不是进山打猎,下山就是官道,他怎么没想起来要骑马?
山间茅草屋,荀彧已经定下再次启程的时间。
如他所料,乡人大多不愿离颍川太远,一同去冀州的不足来时的三分之一。
意外的是,随他们家大兄来而来的村民无一例外都选择再次跟随。
荀晔回去立刻把闲着的爹和叔父们聚到一起,先把下午在帐中的情况复述一遍,然后一本正经的分析道,“张辽军中缺粮,并不介意有人能施以援手。或者说,他非常需要有人施以援手。”
不是他们上赶着,相反,现在是张辽更加迫切。
这波属于是双向奔赴,阿爹和叔父们可以放心了。
“信件已经给你叔祖送去,若无意外三日之内便能看到调令。”
荀彧拍拍已经和他差不多高的侄儿,轻叹一声,“怕吗?”
“不怕。”
荀晔错开目光,他最受不了这种氛围,再说下去肯定又舍不得,“叔父,阿父说要出门历练就算长大了,昨夜深思良久才为我定下‘明光’二字为字,以后不能再喊乳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