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父亲,雍朝第十五位帝王。
继位后做了八年的圣明君主,却在第九年突然急转直下,开始寻仙问道,宠信宦官佞臣,在昏君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十岁那年,刚学会写谏文的骊珠洋洋洒洒写了两卷竹简。
她气势汹汹将竹简捧到明昭帝面前,痛斥本朝重用宦官之弊。
对方却只是摸着她的头,笑眯眯夸她字写得有祖父之风,日后必能成翰墨大家。
至今,明昭帝仍将骊珠的谏言当做小孩子的童言稚语,从不往心里去。
他不是一位贤明君主。
但或许算得上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
……可是嘉德殿已毁,她父皇更是亡故多年,她怎么会在临死之际突然闻到这个味道!?
骊珠霍然睁开了双眼。
“——麟儿怎么来了?终于原谅父皇,不生那几位道长的气了?”
没有倾颓的废墟。
没有硝石硫磺,甲胄刀兵。
玉堂殿内暖香袅袅。
眼前年近四十的男子敞怀赤足,衣襟敞怀,头戴芙蓉玄冠,不像帝王,倒像个仙风道骨的天师。
明昭帝笑着朝她招招手。
“父皇已下令让那些道长修改丹方,不再每月采血炼丹,这下总该……麟儿,你怎么还哭呢?”
骊珠怔怔看着眼前人,恍若置身梦中。
但这不是梦。
若她没有记错,采血炼丹,那是明昭十九年的事。
这不是一件小事,她因此与明昭帝大吵一架,后续还牵扯出许多是非,骊珠对此印象很深。
这一年,她十六岁。
骊珠从玉堂殿的门扉望出去,目光越过前方的嘉德殿,端门,落在晴空下的二十四街上。
雒阳城承平日久,人不知兵。
除了她以外,无人知晓十一年后,南雍将亡的未来。
骊珠忽而醒神。
她不该留在这里。
她得去一趟伊陵郡,去见如今只有十九岁的裴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