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西方鄙视链(种姓阶梯)中,港台是比大陆这边“先进”的。
其中港岛“不干净”了,需要不断闹事才能获得“先进”(梵化),攀升鄙视链。
至于弯岛,在西方鄙视链里,上限很高,非常高。
文化弱势。
直接导致港圈台娱将自己又行了,归因于西方鄙视链,而不是大陆市场养的。
里外不是人。
沈善登不想再退了。
割粉丝入行,他以后也别做太阳了。
从始至终,哪怕是做文艺片,海外冲奖,他都没想过割粉丝。
沈善登这一次,就要在最前线,文化战场中最激烈的电影领域,打出一片天。
马有德说:“电影拍摄期间,一直有序的更新拍摄进度,还有剧照。”
《督公》申请了同名贴吧以及同名博客,在豆瓣也开了号。
如果《督公》电影成功,会成为经典的电影营销案例。
马有德小心的看了沈善登一眼,说了个好消息:“老板,媒体方面评价倒是不错。”
“哦?”沈善登有些意外。
马有德补充:“港台娱乐媒体酸话很多,不过我们大陆这边,有质疑,但是没那么恶意。”
“差点忘了,我是认输派。”
沈善登不由一乐。
他已经转变了策略,但是之前造的人设还在。
顶着“认输派”的头衔,媒体方面,只要不是拿了钱黑他的,正常写稿,会偏向他。
不过博客上就惨了,沈善登已经被打上了五毛标签。
在这个舆论狂野的年代,“认输派”这种,“承认落后,然后向西方学习,或许有一天,可能未来能有一点赢的希望”。
还带着赢的可能性,五毛无疑。
至于畅想未来有一天GDP超过本子,有一天也能有航空母舰,有大驱,哪怕是很卑微的想想,也要被骂很多层楼。
想,都是错!
只有亲身经历才明白这是什么时代,这不是自由。
这是完全匍匐在西方鄙视链之下,都不是打到了家门口,而是被人家打到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