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时候,王大伯家的谷仓堆得满满的,金灿灿的谷子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阿齐站在自家田里,看着那些矮矮的谷穗,心里堵得慌。娘割谷子的时候,动作慢慢的,割了半天也没割满一篮子。
晚上,娘煮了粥,稀得能照见人影。阿齐喝了两口,放下碗:“娘,我不饿。”其实他肚子饿得咕咕叫,可看着碗里的稀粥,就想起自己春天没好好撒种,夏天没好好浇水,心里难受。
娘摸了摸他的头:“明天娘去王大伯家换点红薯,先垫垫肚子。”
第二天,娘提着一小袋自家种的豆子去了王大伯家,回来时拎着半袋红薯。王大伯还跟着来,手里捧着一把花生:“阿齐娘,别客气,孩子们长身体呢。”阿齐躲在门后,不敢出来——王大伯家的花生,是他看着王大伯一颗一颗种下去,天天浇水施肥才长出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齐呢?”王大伯问。娘喊他:“阿齐,出来谢谢王大伯。”阿齐低着头走出来,小声说:“谢谢王大伯。”王大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孩子,明年好好种,肯定能收好多粮食。”
等王大伯走了,阿齐“哇”地哭了:“娘,都怪我,我不该偷懒的。”娘把他搂在怀里,擦了擦他的眼泪:“不哭,知道错了就好。你看天上的大雁,秋天要飞很远的路,要是偷懒不飞,就赶不上暖和的地方啦。”
阿齐抽噎着说:“娘,我冬天不偷懒了。”娘笑了:“冬天不用种地,可春天还会来呀。”
过了几天,阿齐去河边玩,看见一群小蜜蜂在采花蜜,飞过来飞过去,腿上沾着黄黄的花粉。他想起娘说的话,蹲在那里看了半天。回家的时候,他捡起路边的树枝,帮娘把晒在院子里的豆子扒了扒,让它们晒得更干。娘看见了,眼睛亮了亮,没说话,只是往他手里塞了块红薯干。
冬天的时候,阿齐没闲着。他见娘劈柴,就抢过斧头(娘握着他的手),一下一下劈;见水缸空了,就挑着小桶去打水,虽然每次只能打半桶,可天天都去。娘缝棉衣的时候,他坐在旁边,帮着穿针线,针扎到手了也不喊疼。
开春的那天,娘又拿出谷种,阿齐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娘,我去泡种子!”他把种子洗得干干净净,泡在温水里,时不时就去看看。第二天,他跟着娘去翻地,娘给他一把小锄头,他学着娘的样子,一锄头一锄头挖,虽然挖得歪歪扭扭,可没喊一声累,汗流到眼睛里,用袖子一抹继续挖。
撒种的时候,阿齐跑着撒,跑得满头大汗,娘喊他歇会儿,他说:“不歇,撒快点,种子就能早点发芽。”除草的时候,他蹲在地里,一棵一棵拔,连最小的草都不放过,手指被草叶割破了,他吮了吮,继续拔。
夏天浇水,阿齐再也不用娘帮忙了。他挑着半桶水,稳稳地走着,虽然肩膀还是会疼,可他咬着牙,一趟又一趟,把田浇得湿湿的。有次他看见一只小虫子在啃谷叶,赶紧捏起来扔到远处:“不许欺负我的谷子!”
秋天又到了。阿齐家的田里,谷子长得比阿齐还高,穗子饱满得像小棒槌。阿齐割谷子的时候,力气大得很,镰刀挥得飞快,割下来的谷子捆得整整齐齐。娘站在田埂上,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打谷的时候,阿齐抱着谷穗,在石碾上使劲摔,金黄的谷子像雨一样落下来。他抓了一把谷子,捧在手里,沉甸甸的,金灿灿的,阳光照在上面,亮得晃眼。
那天晚上,娘用新收的谷子煮了饭,香喷喷的,阿齐吃了满满两大碗。他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对娘说:“娘,原来干活不累,还挺开心的。”娘笑着说:“是呀,就像小蜜蜂采了蜜,心里甜甜的。”
窗外,月亮圆圆的,照在堆着谷子的院子里,也照在阿齐带着笑意的脸上。他想,明年春天,他还要种更多的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