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次接触,她便感受到这位非常年轻的上位者,与生俱来的距离感,这不是常人可以突破的屏障。
加之后来自己生病动手术的缘故,她一度是想要放弃这项专访的,如果不是赵悦琳想要横插一脚,她恐怕会将这项专访长久搁置。
之所以会找上施婳,除了让她临危受命,更多的目的其实并不是指望施婳一个小小新人把这份工作干得多漂亮,而是只要别让赵悦琳捡漏就够了。
而此时此刻,蒋岚很难描述自己内心的震撼有多么剧烈。
施婳问了那么多涉及国民经济走势、乃至一些行业相对敏感的话题,贺砚庭这样身居高位的人,他完全可以打官腔,模糊重点,说一些大而泛泛的套话就好了。
从他这样的上位者口中出来的话,哪怕只是套话,也足以在普通群体中流传深远,也足够他们新闻从业者撰写出精彩的报道了。
但是他没有。
他的回答很有耐心,几乎是没有任何敷衍,沿着施婳的采访细纲逐条逐句地去回应。
这与他疏冷的外表反差感极大。
给她的感觉,就是这位大佬……好像有意在配合施婳完成这份相当有难度的工作。
这是蒋岚从业近二十年从未遇到过的情况。
纵使施婳这份专访提纲她身为直接领导已经过目了多次,也纵使施婳的专访问题面面俱到八方见光,可无论演练多少回,她们身为采访者也只能演练自己的提问,演练不了的是对方的应答。
这就是专访的偶然性。
在结束之前,谁也无从预测效果优劣。
一份完美的答卷,提问者再字字珠玑,倘若没有答卷者的环环相扣,也是徒劳无功。
蒋岚无法摸透贺砚庭的考量和打算。
她只是很肯定地知道,这则专访必定爆红。
而施婳,前途将不可限量。
……
位高权重的年轻男人,貌若山茶的清丽主持人。
此时此刻,直播间数以千万计的观众都在欣赏这幅养眼的画卷。
唯独施婳自己知道,这一小时以来她有多紧张。
她的双手看似优雅交叠垂搭在腿上,实则却紧紧钳扣,柔腻润白的指关节都泛起了青白色。
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专访,按照常规,主持人是完全可以看稿的。
毕竟镜
()头不会持续聚焦在她这边,大部分的时候特写都会给到受访主角。
但是她没了手稿,为了在大佬面前展示京北台的绝对专业性,提词器也没有开。
其实所有的稿子都是她一字一句写出来的,早已熟练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