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宋泠接了圣旨,要留下来治理蝗灾。
落薇整理好了行囊,坐马车下山。
她经过来时郁郁葱葱的青色田野,却发现新生的禾苗已是东倒西歪。
宋泠挽着裤脚,正在田中与老农交谈,瞧见她的马车,他本想上来打个招呼,可不知为何,最后却没来。落薇撩着帘子回头看,发现自己已经走了老远,宋泠放下手中的农具,朝道中投来遥遥的一眼。
她想起很多年前内宫中的黄昏,步出明光门前,她看见的也是这样夕阳下沉默和孤独的剪影。
那时隔着宫门,她觉得不想让他一个人站在那里。
如今那道沉重的宫门已经消失了,她又为何要远去?
落薇如梦初醒,抓着车帘大喊了一句:“停车!()”
“?()_[(buduxs.)]?『来[不读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她第一次挽起裙子,亲密地贴近孕育了饮食的大地,泥沙从脚背流淌过去的触感、拔起杂草时带倒禾苗的心疼感、眼见蝗虫落地时的喜悦感——一切感觉变得很真实。
夏天来临的时候,蝗灾终于灭去,她和宋泠主持了州县的赈灾,尽可能地减免了这场天灾带给人们的祸患。
方鹤知带着两个学生到宴山上拜居化寺,途径山腰处他常去的放鹤亭,一时起兴,叫小童抱来了自己的琴。
落薇为他弹了一曲,宋泠弹剑合之,方鹤知面对青山,随口吟了一阕《江神子》。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一曲弹罢,方鹤知吹了一个悠长的口哨,随即高声唤道:“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1]
落薇便惊诧地看见有两只雪雁越过山峰飞到近前,围绕着放鹤亭舞蹈起来。
“这是我从前养的大雁,如今已长得这么大了。”
方鹤知像是孩童一般爬上了放鹤亭的阑干,拂袖招引,于是那两只雪雁亲昵地绕着他宽大的袍角飞舞,发出清越的鸣叫声。
落薇看得目瞪口呆,直至一根洁白的尾羽落在她的手心,她才敢相信面前的画面。
宋泠凑到她身边,小声道:“老师自幼便精通引鹤之术,后白鹤去也,换了两只雪雁来。我初次来时亦惊为天人,还以其入画,你记不记得
(buduxs)?()?老师是风雅之人。”
方鹤知似乎听见了他的言语,
转身呵呵地笑起来,
他长袖一挥,那两只雪雁便依依不舍地归去了。
宋泠和落薇连忙一左一右地将他扶下来,方鹤知揽着二人的肩膀,笑道:“等他们有了孩子,便留给你们去养罢……不成,鹤和雁皆不可养于金阁之中,还是留给楚吟好些。”
落薇急道:“无妨无妨,就养在此山上,老师既然开口,哪有反悔的道理!”
三人正预备继续登山,一个侍卫模样的人却沿着山道匆匆上来,宋泠还来不及诧异,他便躬身行礼,沉声道:“陛下口谕,召殿下速速返京。”
宋泠疑惑道:“何事?”
那侍卫踌躇片刻,小声地道:“殿下节哀,皇后娘娘……崩逝了。”
03·雁背夕阳红欲暮
落薇及笄那年,元旦大雪,可雪中月色清明,国人皆称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