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突厥使团在京骄横妄为,再加上中原百姓与突厥数十年的仇怨,昭王殿下此举正是顺应民心。
天气越来越凉爽,孟秋时节,顾宁熙的生辰也将近。
因是十九岁的生辰,顾宁熙又只是侯府的小辈,宣平侯府惯例是不设宴的。公中拨了银两,膳房当日再给乐游院中添几道菜式。等到顾宁熙明年及冠,方才是正礼。
沈夫人掌家,侯府虽则名下田产商铺众多,但要维持阖府的花销,总不能处处靡费。
秋风习习,昭王府中,孙敬请示道:“殿下,这生辰礼是现在送到宣平侯府吗?”
给顾大人的生辰礼是殿下亲自从宝库挑的,顾大人应当会喜欢。
昭王殿下起初选了好些,又逐一筛出去。毕竟平辈相交,若是赠礼太多,顾大人的生辰也不会过得安生。
送礼去宣平侯府的管事孙敬已经安排好,只待殿下首肯。
陆憬望外间晴好天色,今日恰好是休沐,他应当会在府上。
……
秋风吹入乐游院中,顾宁熙方睁开惺忪的眸。
这一觉睡得足,顾宁熙巳时用过早膳,便去母亲院中请安。
祖父祖母都已移居偏院安养天年,若非年节,无需小辈时常过去行礼搅扰。
孟夫人早便在等着女儿,特意交代侍女无需唤她起身。
“睡足了?”她笑意温柔,眸中满是疼爱之色。
顾宁熙舒舒服服点头:“是啊,母亲院中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
每每她生辰,母亲总会亲自下厨给她做两道菜,还有一碗长寿面,卧一个荷包蛋。
“这个可不急,来。”
在孟夫人示意中,铃兰吩咐外院侍女们都退下,掩了内室门,只留顾宁熙身边的吟月。另一位一等侍女蕙兰则去捧了一套簇新的衣裙出来。
阳光星星点点撒入窗格,水红的颜色明艳而不俗气。裙摆上绣了大片的蔷薇,花瓣层层叠叠,有数朵花蕊中央精心点缀了芙蓉晶。
孟夫人展开衣裙,在女儿身前比照,口中道:“那日老夫人寿宴,我见你阿姊穿了一件石榴红的襦裙,绣着芍药,霎是好看。赴宴的宾客们也都赞不绝口。那时我就想着,得给你也做一身。”
孟夫人后来让人打听过,裁制石榴裙的布料是今年京中最时兴的云绫缎,给女儿家做衣裳再合适不过。
熙儿已经年满十九,她还没有给她做过一身像样的衣裙,连笄礼都是简简单单过的。
孟夫人一直遗憾于此,也攒了些体己。正巧前段日子府中让她帮衬安排三姑
娘五姑娘入宫的衣衫首饰,她便让绸缎铺多做了一身,也不会惹什么人怀疑。
她身为人母,都不曾见过女儿着裙装的模样。
锦裙配了浅一色的一条披帛,顾宁熙认得上面的绣工。
云绫缎太过华美,孟夫人不敢自己动手,只亲自做了一条披帛。
别人家女儿有的,她想自己的女儿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