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宁熙持笏立于文臣后段,军国要政,工部惯来听过便罢。
待得朝会散去,出了大殿的官员们各怀心思,偶有三三两两议论者。
就如今的情势,陛下摆明了是偏向太子与淮王。
昭王殿下再如何战功赫赫,占据正统名分的依旧是太子。长幼之序不可废,储君一位事关国本。况且东宫太子勤政,宽和待下,是最合适的新君人选。
顾宁熙并未与人攀谈,往工部的方向去。无形之中,她已被排除在东宫心腹外,不得太子殿下重用。但在其他朝臣眼中,她依旧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党。
宣平侯府依旧追随东宫,如此按部就班下去,夺嫡之争总有七八分胜算。
外间纷扰,工部隶属尚书省。纵然成日与修筑工事为伍,也不可能全然置身事外。
顾宁熙已上书,自请去京郊督看仁智宫的修建。没有同僚与她争抢,尚书大人应当会允。
添上这桩不大不小的功劳,外放时顾宁熙便更有底气。
她的日子尚算平和,去向侍郎大人回禀事务时,顾宁熙的目光不自觉望向六
部中央的值房。
思及昭王殿下在朝中的处境,从年后起,太子与淮王对昭王府的合围愈发紧迫。
陛下仍旧疼爱着昭王,无论是宫中敕造,还是外间供奉,陛下总是先想到昭王府。但同样,对于这个功高震主的儿子,陛下也不愿他再建寸功。
顾宁熙轻叹口气,梦中的结局似乎明朗,其余她一概不知。身处当下的朝局,眼前就如蒙了白雾一般,不能不摸索前行。
……
后半日事务清闲,顾宁熙如期散值,于宫道上遇见了昭王殿下。
纵然近来备受掣肘,在朝中处境不妙,但顾宁熙见昭王殿下依旧是泰然处之的模样,心底不由稍稍安心。
“看你行色匆匆,要去何处?”
顾宁熙笑着答道:“臣想去西市碰一碰运气,寻一部书。”
阿姊的生辰将至,顾宁熙知道她心心念念《河东先生集》,想着尽力为她找来。
若能将它当作生辰礼,阿姊一定很惊喜。
不过《河东先生集》乃民间私刻,传世不多。官方的书肆中都没有,顾宁熙才想去西市碰碰运气。她知道有一条巷子中旧书铺不少,兴许能有意外的收获。
想了想,顾宁熙主动相邀道:“臣知道有家不错的酒坊,殿下若有闲暇,不妨与臣同去?”
这半月来,陛下只交办了一桩差事给昭王殿下,便是负责三月的春猎安排。顾宁熙想着昭王殿下能出去散散心,也不错。
“好啊。”陆憬欣然答允。
今夜是顾宁熙做东,陪着昭王殿下在酒肆中小酌了几杯。酒能略略解愁,除此之外,顾宁熙也不知晓能为好友做些什么。
原本晚膳毕,顾宁熙想昭王殿下先回王府,自己便去寻书。
不过昭王殿下道闲来无事,要与她同往,顾宁熙便也答应下来。
巷中有哪几家书铺顾宁熙已事先让人打听清楚,西市地界自然不及官家书肆气派。
往往不大的店面中,书册挨挨挤挤堆在木架上,连掌柜都说不清铺中有哪些书,需要客人自行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