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纠缠
明德帝近来君心甚慰。
方读完昭王呈上的两封奏报,这段时日祈安醉心政务,尚书省几位官员都赞昭王勤谨好学。虽说他处事还不及太子稳重干练,但入朝半载能有如斯长进已然极为难得。尤其在兵部中,祈安屡屡有独到见解。
明德帝身为人父不免欣慰,这孩子没有为情所困,一蹶不振也从来都不是祈安的性子。
他唤来草拟诏书的官员:“传旨,三日后社稷坛祈祷秋收,让昭王代朕去。”
“臣领旨。”
明德帝合了尚书省的奏案,社稷坛离皇宫不远。一来让祈安去外间散散心,忘却京中旧事;二来突厥使臣离朝在即,大晋将设国宴款待,让祈安避开些也好。
明德帝巳时的命令,午后旨意便传到了尚书省中。
陆憬平静地接了旨,继续读手中公文。
虽同在尚书省,但他甚少能见到元乐,更不似在昭王府中,他们二人能单独说话相处。
他知道元乐照常上下值,与同僚们和睦相处,离开昭王府的日子对他未有丝毫影响。
徒留他辗转难安。
忙于公事时尚可,然清闲下来,他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他。
有时他能够自欺欺人,他克制着自己不去见他,总觉得大约熬过这段光景,他们便能如从前一般相处。
但有时候,他也只能放纵自己的思绪。
书案上堆着的公文字迹清隽漂亮,最早的落款是在三年前,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元乐入工部以来经手的公事,存档全数在此。
见字如晤,陆憬可以想象出他不在京都的这三年,元乐在工部是何等专注勤勉。一封又一封的手书,轻而易举便能看出他的长进。
“殿下累了半日,不如休息一会儿罢。”
孙敬入内替昭王殿下收拾桌案,最上面摆着的是一封六部官员的夜值名录。
陆憬道:“让府上收拾行囊,本王明日便去社稷坛斋戒清心。”
“是,殿下。”
……
明月高悬,顾宁熙熄了值房中的烛火。
白日里热闹的朝廷六部,眼下只剩了零星几人。
因朝政渐渐忙碌,也恐夜间有事,故而朝廷安排了官员轮番夜值。
六部中官员众多,顾宁熙轮到的日子并不频繁。且太子殿下体恤官员,除了中书省外,其余官员当值到亥时便可,不必整晚耗在值房中,耽误第二天的上值。
宫道空旷无人,顾宁熙打着呵欠,步行去宫门口寻自己的车驾。
她听见身后的动静,回眸见到了一驾熟悉的马车。
陛下特许昭王殿下可在宫中通行无阻,太子和淮王也有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