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里见到的江东犁,能画的她都已画完,觉得犁评与犁建处可以再加改进。
从南地机缘巧合传来的江东犁,尽显当地百姓的智慧。这样实用的耕犁,单是在工部闭门造车是永远得不出来的。
顾宁熙仔细叠了图纸,这一趟收获不小,看来日后有机会还是得多出来走走。
……
回到京都已是四月下旬。一路旅途劳顿,到了朱雀街前,陆憬吩咐他们各自回府休息。
顾宁熙毫不意外地得了三日休沐,且薪俸翻倍。昭王殿下一惯是厚待身边人的。
顾宁熙在马车中算了算,四月二十一至二十三她都可以在府中补眠,做些杂事;二十四熟悉近日公文,等到二十五正好赶上朝会。
一切都恰到好处,还能陪母亲过个生辰,顾宁熙很是满意。
而昭王府外,宫中来的使者已经恭候昭王殿下多时。
陆憬踏入王府厅中,依父皇的吩咐,让他在府中休整一两日后选个闲暇的光景入宫。
随使臣而来的还有宫中两位御医,他们来给昭王殿下请平安脉。使臣将话带到后,顺利回宫复命。
陆憬挑了第三日入宫,明德帝首先问了他遇刺的情状。知道他确实毫发无伤,明德帝安下心:“日后出京还是得多带些人。怎么一离了战场就马虎起来?”
天下初定,四海虽归顺,难免有些不驯之徒。
陆憬口中答应着,其实区区几十名刺客根本伤不到他。
他道:“刺客的来历儿臣已经查出了些线索,等到后日朝会上应该会有结果。”
明德帝眸中赞许,此事务必要严加查办,震慑四方不臣之心。而若有同室操戈之嫌,他也断不能容。
日过午时,明德帝单独留了祈安在宫中用膳。
他又问起儿子此番出京的见闻,从崇圣寺到京郊村落,并不拘听些什么。
明德帝神色和煦,小时候的祈安总爱缠着自己陪他玩闹。尤其是四五岁的年纪,祈安在学堂遇见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总是跟竹筒倒豆子般兴高采烈说给他听。
明德帝笑着道:“这段时日在京郊,可有什么有趣的事?”
陆憬想了想:“儿臣在赵河乡时,见到了一架水力驱动的筒车。”
明德帝依稀记得工部有关筒车的奏案,非军国要务,他惯来是放手给太子的。
“你是尚书令,多多关注这些正好。”
陆憬也确实觉得那筒车很有意思,就自己所知略略与父皇说了些。筒车借力巧妙,很适合在水流湍急处用来汲水灌溉。
明德帝朗笑:“看来这些日子你入朝参政,确实进益不小。”
这孩子上马能战,下马能治,当真是最像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