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快看小说网>奇闻怪谈之真实的狮驼岭 > 第27章 吕翁(第7页)

第27章 吕翁(第7页)

话说唐朝那会儿,有个郎中叫张又新,他和虔州的杨虞卿是铁哥们,两人齐名友善,经常一起喝酒吹牛。杨虞卿的老婆李氏,那可是鄜相的女儿,品德高尚,但长相嘛,嘿嘿,就差点意思了。可杨虞卿这人,心眼儿大,从不介意这些,对老婆敬爱有加。

有一天,张又新跟杨虞卿吹牛说:“哥们我年纪轻轻就美名远扬,仕途一片光明,啥都不愁。就缺一个美娇妻,那我这辈子就圆满了。”

杨虞卿一听,拍着胸脯说:“这事包在我身上,咱俩这关系,我还能坑你?肯定给你找个满意的。”

张又新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对杨虞卿深信不疑。可结婚后才发现,这老婆长得,哎,真是一言难尽啊。杨虞卿看着他那苦瓜脸,拿着笏板敲了敲他,笑着说:“兄弟,你咋这么天真呢?”

张又新被他这么一说,火冒三丈,回怼道:“咱俩啥关系啊?我诚心诚意地跟你商量这事,你倒好,给我整个这样的,到底是谁天真啊?”

杨虞卿一听,也不生气,反而开始给张又新讲道理,历数求名从宦的不易,说:“咱俩不都是一样吗?你想想看,我娶了这么个老婆,你不也一样吗?咱们这是有难同当啊。”

张又新一听,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好奇地问:“那你老婆跟我这位比起来,咋样啊?”

杨虞卿嘿嘿一笑,说:“那还用说吗?我那位,比你这位,嘿嘿,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张又新一听,顿时大笑起来,心里的郁闷也一扫而空。他拍了拍杨虞卿的肩膀,说:“好兄弟,还是你懂我。咱们还是好兄弟,啥事儿都别往心里去。”

于是两人又和好如初,一起喝酒吹牛,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张又新回家后,还特意写了首诗来纪念这次经历:

“壮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这首诗传开后,人们都说张又新真是个豁达的人,能把这么尴尬的事情写成诗,还写得这么风趣幽默。从此,张又新的名声更响了,人们都说他不仅医术高明,还是个会生活、懂幽默的人。

话说大唐中时期,有这么一位不求功名利禄的处士,名叫姚坤。他啊,就喜欢钓钓鱼,自得其乐。住在东洛万安山的南边,没事儿就弹弹琴、喝喝酒,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这姚坤的邻居是个猎人,天天就靠捕狐狸和兔子为生。但姚坤这人啊,心地善良,每次看到猎人抓到这些小动物,他就出钱给赎回来,然后给放了。就这样,他救下的狐狸兔子得有上百只了。

有一天,姚坤想去赎回自己以前的一个庄园,这个庄园呢,他抵押给了嵩岭菩提寺。谁知道,这寺庙里的一个和尚惠沼,可不是个善茬儿。他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挖了个深井,往里投了几百斤的黄精,想找个人试验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什么神奇的变化。于是呢,他就把姚坤灌了个大醉,然后扔进了井里,还用大石头把井口给堵上了。

姚坤这一醒啊,发现自己被关在井里,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只能吃点井里的黄精充饥。就这样过了几天几夜,突然有一天,井口传来一个声音,叫他的名字:“姚坤啊,我是狐狸,感谢你救了我的子孙们,现在我来救你。我可是个通天彻地的狐狸,当初我在家里挖了个洞,一不小心就通到了天上,看到了满天的星星。那时候我就特别想飞上去,结果我凝神聚力,真的就飞上去了!我还登上了天河,见到了仙官呢。你只要能像我一样凝神聚力,不出一个月,你就能从这儿飞出去,哪怕这洞口再小,也拦不住你。”

姚坤一听,就问:“你这话有什么依据吗?”

狐狸说:“你没听说过《西升经》里说的吗?‘神能飞形,亦能移山。’只要你努力,肯定行!”说完,狐狸就走了。

姚坤听了狐狸的话,觉得挺有道理,就开始照着做。大约过了一个月,他真的能从那个小小的井口跳出来了!他一出来,就看到了那个和尚惠沼,吓得惠沼脸都白了。姚坤一看那井,还是老样子,就告诉惠沼:“我就是在井里吃了一个月的黄精,然后就身轻如燕,飞出来了。这洞口啊,其实一点都不碍事。”

这事儿传出去后,大家都说姚坤真是福大命大,不仅能从井里飞出来,还遇到了这么一只神通广大的狐狸。从此以后,姚坤的名声就更响了,大家都说他是个人物,不仅心地善良,还有奇遇。而那些被他救过的狐狸兔子们,也都在暗地里保佑着他,让他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说有这么个和尚,他还真信了姚坤的话,就派了个弟子下去瞅瞅。他告诉弟子,一个月后再来瞧瞧他。那弟子呢,就按照和尚的吩咐,过了一个月再去看,结果发现和尚已经死在井里了。

姚坤呢,他回家待了十天,突然有一天,有个自称夭桃的女子找上门来。她说自己是富家女,被个年轻人给骗了出来,现在回不去了,愿意给姚坤当个小丫鬟。姚坤一看这女子,长得那叫一个妖艳动人,而且还会写诗写信,样样精通。姚坤心里就琢磨着,这女子挺不错啊。

后来姚坤要进京赶考,就带着夭桃一起。走到盘豆馆的时候,夭桃突然不开心了,拿起笔就在竹简上写了首诗:“铅华久御向人间,欲舍铅华更惨颜。纵有青丘今夜月,无因重照旧云鬟。”姚坤看了半天,也没明白她这是啥意思。

就在这时,突然有个叫曹牧的人,派人送来了一只良犬,说是要献给裴度。这犬一进馆子,看到夭桃就怒了,扑上去就要咬。夭桃也不示弱,变身成狐狸,跳到犬背上,给犬的眼睛来了一记狠的。那犬疼得嗷嗷直叫,冲出馆子就往荆山方向逃。姚坤一看这阵势,吓得赶紧追上去,追了好几里地,那犬终于倒地不起,而夭桃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姚坤心里那个郁闷啊,整天都提不起精神来。到了晚上,突然有个老人带着好酒来找他,说他们是老朋友了。姚坤喝了几口酒,就是想不起这老人到底是谁。老人喝完酒,拱了拱手就走了,说:“我已经报答过你了,我孙子也没事。”说完就不见了。姚坤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夭桃就是那只狐狸啊。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听说过夭桃的消息了。

话说大唐时期,有个御史叫姚生,因官场失意,便辞官回到了蒲州的左邑老家。他膝下有个儿子,还有两个外甥,三人都已成年,但个个顽劣不堪,尤其是姚生的儿子,比那两个外甥还要不争气些。姚生看这儿子成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气得直跺脚,天天训他,可那小子就是不听。姚生一咬牙,决定把他送到条山深处的一间茅屋里,让他远离尘嚣,专心学业。

那地方林深树密,清净得连个人影都见不着。临行前,姚生郑重地告诫儿子:“每季度我都会来考你功课,要是学业没进步,看我怎么收拾你!你给我好好努力!”

儿子被送到了山里,可那俩外甥也跟着去了,三人整天除了砍柴就是抹墙,连书本都不摸一下。过了几个月,姚生的儿子看着快到季度考核的日子了,心里开始发慌:“哎呀,这可咋整啊,书都没看过,怎么应付老爹的考试啊?”可那俩外甥却像没事人一样,照旧玩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