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书院的学子都不敢多看一眼免得失礼。
凭什么你张校尉敢盯着一直看。
还评论哪个好看,哪个不好看。
凭什么啊?
张校尉的门被拆了他也不敢说话。
敢拆他家大门的学子,随便挑出来一个张校尉都惹不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在今年,张校尉把自己的女儿也送了进去。
如今的绣院快有两千名小娘子了。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官宦之家因为差事太忙。
怕照顾不好孩子把孩子送到了绣院。
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每年都在增长。
尤其是楼观学走出去的学子。
他们只要成家,只要在长安任职,无论官位的高低,他们都会把孩子送进来。
他们想不明白,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要犹豫?
现在好进不抓紧进,等后面开始考试筛人的时候。
想进还不一定进的去呢!
楼观学是依靠青盐带来的收益加上朝廷的免费教学。
绣楼则不是,官宦子弟是需要交学费的。
而且还不便宜。
一年的四套院服得花钱自己买。
朝廷也不会出钱来贴补绣院。
但出自楼观学学子的子嗣就不收钱,
说来也奇怪,那些官员明明不支持女子像男子一样呆在书院求学。
但去年第一届绣院学子毕业时,他们却争抢着想去联姻。
这群人的眼光永远比一般人看的远。
李承乾寿辰的那一天,书院学子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