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良策啊,武官觉得文人武艺不行,文人觉得武官文章不行。
彼此张开膀子,用自己最擅长的打一架,这不就好了么?”
李厥闻言直摇头:“这不好比啊!
文官里面谁打得过的薛礼和席君买啊。
武官里面谁的文学能抵得上许中书和王玄策!”
李承乾得意的笑了笑:
“所以,各有所长,也都不敢撒开膀子比一下。
那朝堂之上争来争去有什么用呢?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罢了。
文武兼备,绝对不能重文轻武,文臣常兵,不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
李厥皱着头轻声道:
“道理孩儿懂,先生以家为例子跟我分析过。
父亲和母亲对应文武,彼此都不可缺。
如如今有了苗头,那把文武分开?”
“不能分开,一旦分开就是一个巨大的鸿沟。
一旦形成了定局今后彼此换职将会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
“那父皇的意思是?”
“尚武的精神不能缺,文武也不能对立。
既然文武都觉得自己重要,那就把他们搅在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是都觉得自己重要么,那就去体验一下各自的难处!”
李厥点了点头,这说起来是一句话的事情,可做起来却是极难。
朝廷要定基调,要出政策,要在选才上制定标准。
李厥想了想,他觉得根源还是在书院上。
现在无论是书院还是国子学,出来的学子都能文能武。
给了朝堂之上的那批臣子巨大的压力。
文比不过,武也比不过。
如今父皇年纪大了,眼看着自己就要执掌大权了。
那时候自然会有一批臣子下去,另一批臣子上来。
所以朝堂就会有波动。
再加上自己在书院的声望,所以自然有人会努力的想在接下来的朝堂继续掌握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