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看来,他只是碰巧和他同路而已。
想到这里,他把视线从落魄的广告牌上收回,恰好看见秦恪从公交车上下来,手里提着两大袋东西。
“你怎么在这儿?”
秦恪也看见了杨承宣,诧异地问,“不是约好直接上你家吗?”
“闲着也是闲着,出来走走。”
杨承宣接过袋子,领着他从巷子口走过,“你给我爸妈带了什么啊?这么重。”
秦恪神色如常,看不出对这个地方有着什么特别的记忆,只顾回答杨承宣的问题,“登门道谢,总不能空着手吧,不像样。”
秦恪今天和杨承宣约在这里,是一起去他父母家做客。出院那天,杨承宣发来信息,说是他爸妈听说秦恪出院,想请他吃顿饭。
听说二老有请,秦恪很是犹豫,杨承宣说不用有压力,只是简单吃个饭,并不代表什么,他爸妈都是有分寸的人,就当到同事家玩。
住院期间,秦恪受到了杨承宣一家很多照顾,于情于理,都要当面感谢。于是他答应了下来,提了一大袋茶叶水果保健品,外加一只电动泡脚桶,潦草上门了。
杨承宣父母住在临近大学的一个社区,里面住的都是大学教授,杨父亲自下厨,收拾了一大桌菜,杨母搬出了她压箱底的红酒,说要和秦恪来品品她的珍藏。
杨承宣连忙跳出来,说妈你能不能靠点谱,人家刚出院。杨母遗憾,只能和逗小孩似的,用筷子沾上一点,给秦恪尝一口。
这一家子都是活泼开朗的性格,这顿饭吃得其乐融融,杨家二老在桌上,把儿子从小到大的糗事都抖漏了干净,临走前,还给秦恪打包几大盒水饺卤味酱肘子,要他带回去吃,饭盒下次来的时候再带过来就可以。
“不好意思,我爸妈有点啰嗦。”
家门刚关上,杨承宣就迫不及待给自己辟谣,“别信他们胡说,我小时候没那么蠢,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不可能是个傻子。”
“他们记得那么多你小时候的事。”
秦恪系紧装盒饭带子,拎在手里,他还沉浸在刚刚的氛围里,脸上的笑容也就多了点,“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公交车已经停运,秦恪搭地铁回家,杨承宣没事找事闲得慌,要跟着秦恪去坐地铁,送他回家。
秦恪家离地铁站还有一段距离,站口刚出来,就是一条小吃街,道路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小摊子,烧烤、炸串、臭豆腐,一入夜就烟熏火燎,红火热闹。
秦恪嫌贵,从不在这里消费,只是杨承宣实在眼馋,东问西问烦得要命,干脆停下买了一串烤年糕,给他拿在手里吃。
年糕架在炉子上,烤得白白胖胖,老板娘把年糕翻了个面,准备刷酱,“帅哥,要甜的咸的,要不要辣?”
秦恪脱口而出,“要甜的,多撒点黄豆粉。”
“错了错了。”
杨承宣赶紧纠正,扬起笑脸对老板娘说,“姐姐,我要咸的,多辣多香菜。”
秦恪如梦初醒。
那是谢明乔的口味。
以前的家楼下,也有一个卖烤年糕的小摊,每次带着谢明乔路过,秦恪都会给他买一串。后来他火了、红了,变成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这个习惯也没有变。
只是很快,他们像这样光明正大并肩走在街头的机会,越来越少,后来再也没有。
而他却在潜意识里把这个习惯保存了下来,并投射在另一个人的身上。
真是错上加错。
杨承宣敏感地察觉到,买了烤年糕之后,秦恪的情绪就莫名低落,两人沉默地走到他家楼下,他才开口,和杨承宣说了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