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着,季温瑜龇牙咧嘴的打开大佬同款的背单词软件。
软件根据人脑的记忆周期,规划了学习安排。如果设定每天200个新单词的话,第二天需要打卡的就是当天的200个加上前一天的200个。
咬牙设定好单词个数,季温瑜回楼上的书房往桌前一坐就开始跟着背。
200个单词,饶是其中大半都认识,他还是在楼上待了整晚。总算背完,他把完成任务的截图发了笔记。打卡活动界面他和X的积分上涨了几分。
季温瑜倒在沙发上,点开和X的聊天记录。
页面停在X的那一条。
“单词打卡200个”,不是随机生成的。
季温瑜长按复制,原封不动的回给了X。
接下来三天,X保持着一天200个单词的速度持续在广场发笔记打卡,并且同步将打卡消息发给他。除了单词外,X还发了种树软件的记录,同样作为青禾活动的打卡。X似乎天天都待在学校的图书馆,一天用种树软件锁定手机屏幕的时间能达到十个小时。季温瑜从家里回学校之后,尽可能的控制自己使用手机,也只是做到了大佬打卡时长的三分之二。
几天下来,和X的对话框简单而质朴。
【X:单词打卡200个】
【鱼仔:单词打卡200个】
【X:今日种树时长10。2小时】
【鱼仔:今日种树时长7。5小时】
和大佬之间的对话像人机。季温瑜好几次想在对话框里打“转人工”三个字甩过去。
回学校后,他认真研究了X之前给他提供的思路,确定了研究生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虽然做科研也很有意思,但季温瑜打心眼里觉得自己不是做学术的那块料儿,硕士读完多半是要就业的,应该不会再继续读下去了。到时候也许进大厂,也许回去继承家里的生意。那如果这样的话,就还是选交叉的方向比较好了。他大学生物学得不错,选与生物学交叉,以后可以就业的药企还有医疗企业也有不少选择。
选定了这个方向,那导师基本上就确定了。紫荆大学专攻生物信息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只有一个,刚好是这学期教他们计算机视觉的教授,姓陈,叫陈望。
季温瑜仔细回想了一下,开学一个月,计算机视觉他倒是每周都去了,上上周还代表小组上台做了pre。就算没在陈望那里留下什么太多特别的好印象,应该也不至于有太差的坏印象。上周的小测他也是认真准备过的,题目答得七七八八,八成也能有个不错的成绩。
这样盘算下来,季温瑜感觉自己的套瓷应该能十拿九稳。
套瓷本身不简单,要怪就怪他本人实在优秀。
接下来的努力的方向大致有了眉目,季温瑜开始飘飘然。
手机震动一声,是许远哲发来的消息,又是单词打卡。
大神还真是自律,每天200个单词雷打不动。
季温瑜无奈的笑,也跟着打开单词软件。但也许是因为心情好,也许是因为图书馆窗外的晚霞透进来的光晕太美,只是堪堪背了两组,他就停了下来。
晚霞是掺着金色的红,璀璨又温柔的洒在楼下的花园里。让人只是视线略过,便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