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报谁的博士啊?”
“还能有谁,肯定是蒋老师啊。”
简随安将资料放回包里,扫了一眼,朝离这几个人最远的窗边空位走去,走到半路突然被叫住:“诶,帅哥,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啊?”
报考这个专业的都是即将毕业的研三硕士,在这个学历明显贬值的年代,身上还有股大学生般的清澈。
简随安略过第一个问题,回答道:“我是留学生。”
听到这个回答,那几个人顿时没了兴趣,转过头继续议论。
“各位可以来抽签了,抽签结束后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对应的序号后面就行。”
简随安的运气向来不太好,一共34个人,他就偏偏抽了个34号。
在众目睽睽之下,简随安在最后一行写上“简随安”三个字,越过众人诧异的目光,面不改色地回到原位。
他的第一且唯一的志愿是蒋成峰,神经和认知领域的大牛,马上退休。今年是蒋成峰最后一次招收博士生,只有一个名额。
陵城大学的心理学在全国数一数二,蒋成峰又是专业领军人物,简随安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全国各地优秀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包括蒋成峰自己课题组的学生。
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雨不知何时更大了,细细密密地洒在窗户上。
上午场面试结束,考场门刚关上,几位老教授的议论声就响起来。
“这一上午啊,面了二十个有十五个都是冲着蒋老师来的,怎么样,有您满意的吗?”
蒋成峰笑着看向坐在最边上的青年,“小段觉得呢?”
“没有。”
青年几乎是立刻回答,神色略有些冷淡,骨节分明的手里捏着一张白纸,上面几乎全是叉。
问话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反问:“有些同学的客观条件很优秀啊,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全看面试表现?”
“项目经历确实丰富,论文成果也很漂亮,但是问到他们最新研究的细节,没几个能回答出来的,不应该吧。”
“你这个想法…真不愧是老蒋亲手带出来的。”
蒋成峰笑着回应:“年轻人嘛,骨子里有点傲气是好事,他要求严,手底下好几个硕士都满足博士毕业要求了。”
回到蒋成峰办公室,段屹刚关上门,就听见蒋成峰严肃地问:“你真觉得都不行?”
“以我的标准来说,不行。”
“那你给我说说,这个有两篇C的,怎么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