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官媒只有两位,但沾着官字,寻常百姓还是有点怯的,哪怕聘请官媒并不是很贵——寻常私媒说和亲事成功,奉元城报价也得二、三两,村里可能便宜些。
百姓能不见官就不见官,不管是哪位官大人。
来请官媒做媒的,多是大商贾或是有些身份的士族,因此官媒衙门平时还是比较清闲,尤其是四月,一些讲究人避开此月份。
“你会写字?”胥吏问。
皇甫铁牛点头,“小时候学过几年。”
胥吏听闻,更觉得此小郎君被那年长的夫郎诓骗了,但他不好多言,说:“如此,你自己写好详细信息,我去请示袁大人,你在这儿等一等。”
“好,有劳。”铁牛拱了拱手。
胥吏见状,找到袁大人后,简明说清外头有位猎户想请袁大人说媒,只是面色吞吐。袁何晴一见,“你直说吧,可是有什么不妥?”
“外头候着的铁牛,年十七,七尺儿郎,样貌俊朗,举止谈吐不是俗子,却心仪一位被休弃的寡夫郎,小人觉得,怕是这小郎君受了那寡夫郎蛊惑诱骗,袁大人要是相看,能多多劝阻,省的结了一桩怨侣。”
袁何晴:“你既是说他仪表堂堂不是俗子,想来他心里有定数,而且你也未见那位夫郎,不可冒然下断论。”
胥吏一想,也是,便拱手说:“小人受教了。”
“先去看看。”袁何晴抬脚出门,胥吏的顾虑也不是没有过,不过事情不能一概而论。
到了议事堂。
皇甫铁牛作揖见过袁大人。袁何晴一看,此人确实是不像寻常猎户,“你的身份登记我看看。”
“请大人过目。”
袁何晴越看眉头蹙起,“你是渌京皇甫家的?那你亲父还在世,若是定亲,还得去渌京,有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大人,两年前我已更正了户籍。”皇甫铁牛从怀中掏出他的籍册递交过去,“实不相瞒,我落水还未昏厥过去时,亲父说不必再寻听天由命。”
袁何晴诧异,抬头望过去。
“皇甫家中的阴司,我母亲早逝,幼时在家中艰难生存,若不是我义父相救,我早已没了性命。”皇甫铁牛说到,他被义父收养后,在深山学习打猎,懂一些拳脚功夫,一直没有更定籍册。
后来义父临终前,说他不愿意回去便不回,早早去亭江府更定户籍身份,以后置田娶妻在此安家。
袁何晴做了六载官媒,还是第一次见此情况,很是特殊。这位少年郎君,虽然年龄小,但神态坚毅,做事果决,是个有主意的人,不像是能被人三言两语哄骗了终身大事糊涂儿郎。
“你要求娶的寡夫郎——”
“他叫汤显灵,家住八兴坊正街,经营了一家朝食铺子。”
袁何晴先听到‘汤显灵’三个字,只觉得好生熟悉,再往后头听下去,顿时想起来了,这是先前丈夫拿回来的肉松面包,说是八兴坊汤五哥朝食铺子卖的。
“他可是排行第五?叫汤五哥?”
轮到皇甫铁牛诧异了,颔首:“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