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穿素白色衣裳,会不会是写信的时候,驿馆窗户外正盛放着如荼一般的杏花,他便坐在杏花掩映之中,信手从窗外这下一支杏花,然后在信笺上写下这些藏着温情小意的话语,又将那支杏花一并封在里面。
即使两人相隔了半个大燕,已经有一月多未曾见面,荀远微看着上面的文字,便能想象到戚照砚以温醇的嗓音在她耳边说出这些话的模样。
如是想着,她又将自己腰间悬挂着的那个木雕糖葫芦解下来,和戚照砚聊赠一枝春色的杏花摆在一起,托腮看着这些算是可以代表思念的东西。
她少时在颍川的时候,有留意到兄长和嫂嫂每每远远看向彼此时的眼神,便像是两人之间有一场独属于他们的盛大的春天一般。
当年她不理解,如今总算是明白了。
她坐在廷英殿的桌案前,瞬间觉得面前积压成山的奏章都没有那么令人讨厌了。
但她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傍晚才回到公主府,春和便递给了她另一封信。
荀远微看着信封上写着的“苏仲”二字,心底倏然一沉。
戚照砚上午寄来的信上说的还是暂且没有查出来明显的动向,归期不定,但晚上她安排过去接应戚照砚的苏仲便传来了信。
荀远微面上的笑意骤然收起,又抚了抚自己的心口,才敢拿着小刀将信封拆开。
等她一字一句地看完苏仲寄过来的信的时候,她只觉得瞬间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一样。
她不甘心地将戚照砚送来的信又重新拿出来,两人的信放在一起,必然有一人的信是不真实的,但苏仲只是奉命办事,他不知道戚照砚和自己之间的所有,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必要夸大事实。
她知道,是戚照砚骗了她。
但她心头赌得难受。
春和在一边窥见她的神情,有些担忧地问:“殿下,可是出了什么事?”
荀远微没有说话,只是将苏仲送过来的那封信递给了春和,示意她自己看。
春和将苏仲送过来的那封信从头到尾地看过,心中斟酌着措辞:“殿下先别担心,既然苏将军已经将戚中丞和案子的消息告诉了您,想来便已经同戚中丞会面,那便说明戚中丞已经脱离了危险。”
荀远微摇了摇头,语气中有些无力:“我很担心他。”
因为是她将戚照砚派去查这件案子的。
苏仲在信中提及戚照砚的情况时,只说他看起来不太好,又拒绝了自己请大夫的提议,和自己要了金疮药,似乎更多的是因水刑而遭受的内伤。
水刑是什么刑法,她怎么会不清楚,能从水刑下死里逃生,不知道是遭了多少罪。
她其实恨不得自己现在就骑着照夜白赶到定州去。
春和低眉沉默了会儿,才说:“奴婢以为,殿下现在还是得先稳住长安这边,然后再筹谋定州那边的事情。”
春和这句,让荀远微如醍醐灌顶一般,她缓缓地舒出一口气来,又抬手擦干自己不知道何时淌出来的眼泪,说:“是我关心则乱了。”
她在心中想了想该如何安排接下来的事情,和春和吩咐:“你去将定澜叫过来。”
春和应下后便出门离开了。
不过多久,谢定澜便来了她殿中。
荀远微示意她坐下,又问:“你明日即将启程回定州,行囊收拾地如何了?”
谢定澜点头:“末将和小九回京本来也是没打算在京中留多久,不过是几件换洗的衣裳,也没有多少需要带走的东西。”
荀远微将苏仲写来的信给谢定澜,“你先看看,这是苏仲从定州寄过来的信。”
谢定澜越看,眉心蹙得越紧,看完之后才不可置信地抬头看向荀远微:“所以我们这些年勉强和靺鞨之间能打个有来有回,全然是因为国内有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