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有宗门?是何宗门?”张元敬继续问道。
“有的。其宗名为——”
赵旭明正要说出此人宗门之名,那屋中之人忽然高喊一声“我佛慈悲”,打断了赵旭明的话。那人随即说道:“赵山主,庄中何时来了贵客?贫僧未能远迎,失礼了!”
一个身着灰色衲衣、作俗世僧人打扮的中年修士,从石屋中走了出来。他面容和善白净,两眼炯炯有神,手中捏着一卷经书,气度从容,似缓实快,几步之间,便到了张元敬身前。
“圆音见过道友!幸会!”僧人双手合十,躬身行礼。
张元敬还了一礼,笑着问道:“贫道张敬,见过圆音道友。道友修行之前,是在俗世中出家当僧人?”
圆音道:“出家也是修行,皆以通读经文为要!”他扬了扬手中的书卷,继续说道:“为僧也好,为道也罢,终究是心安方可理得。心平万事可为,心乱寸步难行!不知道友以为如何?”
张元敬与他对视两息,旋即收回目光看了眼身侧若有所思的赵旭明,呵呵一笑:“修行先修心,心通法方通。道门正宗,皆于心性养成上用力,此为根本法。”
他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俗世中广为传播的佛法,从何而来?是不是就是珞珈山所为?他去过北域,但行路匆匆,未曾深入俗世国度体察,不知那里是否也有佛法广播。但是,南域的俗世中,却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原本的六派区域,十分常见。
若真是如此,珞珈山那位的布局就异常恐怖了!此乃是要作千世万代的争夺,只要此界存在,其法门便可一直传承下去。
他不禁有些心忧。那个开创异道法门的前辈大能,到底布设了哪些手段,而这些手段又对镇杀荒古异兽有何制约?若是要把俗世传播的佛法都清理干净,才能完全镇灭金鹏,那他只能放弃了!
刹那间,他有些迫不及待想赶至雾灵山,去询问阴阳造化炉。
“不错,张道友所言极是!修行者,命为本,性为要,修性以全命,修命以达性。性成而命必盛,性不成命必衰。此言,贫僧常与赵道友讲说,赵道友唯有持守心纯念之法,方能放下执念,突破窠臼,再入新天!”圆音顺势点化赵旭明。
张元敬赞道:“守心纯念!说得好啊!旭明啊,你把这四个字想明白、学明白、用明白,这心性的磨砺就算真正过关了,以后的修行必可潮平帆顺、勇猛精进。当然——”
他话锋一转:“守什么心、纯什么念,需得计较清楚。依我看,这心啊,重要者有三!
“其一谓本心,此乃根本。修行也罢,做事也罢,对上本心,便没有畏惧,也不留遗憾。
“其二谓初心,此乃要害。我等修行,总是要立个意思在上面,不能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到底是追寻什么,需得明确。一旦定好,便百折不回、永世不改,如此方能有成。
“其三谓道心,此乃基石!何为道心?世间之道,何其多也!三千弱水,吾只取一瓢饮之!此即道心!
“不守本心,则无根无本,万念冲抵,非疯即狂。不守初心,则心迷五意、目迷五色、耳迷五音,不免陷入惘思而失于妄行!不守道心,则足无立、身无依、心无主,一道不存,万道皆失,无从得大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