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痴迷于中国的字画古董不能自拔。他之所以急于“转会”佐藤贤二这个熟手,就是为了他的私心而准备。
就在前几天,他刚接到北平同行传来的好消息。他念念不忘的一件中国珍宝,终于有了下落,就在沪市。
此件宝贝,就是千年传说的“飞龙拖砚”!它有着一段美丽而又传奇的故事。
据说它是乾隆生平的最爱。上面有乾隆落款和亲笔提写的字迹,就是飞龙拖砚四个字。
该砚台由一块天然混成的粗坯砚石精雕而成。在它未赏赐给下属之前,一直存放在乾隆御座房的案台上。
后来,一位戍守北方边境的撒姓将军,不仅战功卓着,而且还精于琴棋书画,尤其写的一手好诗,在军中广为传颂。
其中就有一首诗,名叫《边塞颂》。其气势恢宏而又婉转,其意表达了将士们镇守边关的决心和思念故乡之情。
不久,此颂流传到了宫内,深得乾隆的喜爱和赞赏。乾隆高兴之下,就把飞龙拖砚赏赐给了那位撒姓将军。
撒姓将军深感荣耀,便嘱托他的后代把砚台视为家族的图腾,世代传袭。
说来也巧,在法租界内,刚从北平搬来一户前清贵族。此户主姓撒,名文清,是个贝勒爷。
撒文清的出现,一下子就引起了裕仁太郎的注意。
经过多方求证,裕仁太郎深信,撒文清的祖上就是那个撒姓将军。
于是,他就亲自登门拜访,想进一步搞清楚此家的来历和宝贝的藏匿之处。
谁知道,第一次登门拜访,他就吃了闭门羹,撒文清托病不见客。
无奈之下,裕仁太郎只好留下了拜帖,上面有他的身份和住址,改日再登门拜会。
裕仁太郎委婉地述说着他的意图,其目的就是暗示佐藤贤二接下来的任务。
佐藤贤二当然领会主子的意思,当即说道:“只要能够确认飞龙拖砚就在撒文清的府上,我们出钱买过来不成吗?”
裕仁太郎急忙摇头摆手道:“不成不成,这不是钱的事情。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镇宅辟邪之物,也是家族荣耀的化身。”
“那就不必啰嗦。我带人去把宝物抢回来就是了,以完成您的心愿。”佐藤贤二急于表达心迹,完成主子交代的第一件任务。
“更不可,更不可。”裕仁太郎又是急于否定。他是中国通,深知中国人的秉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撒文清是前朝贵族后代,身份和影响力非同凡响。
公董局的大佬们多是他的座上宾,裕仁太郎忌惮法国人的态度。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还吃不准,飞龙拖砚是否就在撒文清的手里。他必须先探个准信,才能图谋下一步的打算。
……
孙小利从外面进来,走向泥鳅说道:“倪顺,院门口有人找你。”
“谁呀?”泥鳅问道。
“说是你的朋友姓胡派来的。”孙小利回道。
泥鳅神色一紧,尬笑道:“是华界警察局胡队长的手下,他可能找我闲聊,我去去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