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辞。”
杜预离开后,李衡立刻去了五丈原,见到诸葛亮。
“济安,你来得正好,见到杜预了?”
“见到了。”
“给纸了么?”
“给了。”
“好,他点名要找你拿纸,纸一点点给。”
“是的,给了四万张。”
“他父亲是有德之人,杜预在京兆也有神童之名,若是日后他能为我们所用便极好,可以与他关系处理得当一下。”
“丞相说得是。”
“今日却有另一件事需要与你商议。”
“不知是何事?”
“杜预上一次去了天水赵氏,我想派人走一趟天水,以卖纸的名义抵达天水,如杜预之前一样。”
李衡心里一动,还真是和丞相想到一块去了。
诸葛亮说道:“陇右各郡必然也在观望战局,若是早数月去天水,赵氏未必会答应与我们合作,他们认为我们会再一次撤兵,但如今我军在为难站稳脚跟,与魏军对峙,战局变化,此时派人去最合适不过。”
“丞相英明,下官也认为该如此。”
“那我便向你介绍一个人。”诸葛亮笑道,“这位是霍绍先,丞相府记室,我打算派他走一趟。”
“久闻李公大名。”
“过奖过奖。”
诸葛亮说道:“济安,你有何要与绍先交代的?”
“赵氏是天水郡大族,在绍先抵达天水之时,赵氏必然已经知晓关中战局,他们在这个时候,不会拒绝我们,也不会赞成我们,还会继续观望。但他们会故意轻视你,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谈判优势,你尽管态度强硬,绝不可示弱!”
李衡说道。
“绍先也不需要以言语说服赵氏,家族兴旺,牵涉利益巨大,不是仅仅靠言语能说服的,只需向赵氏传达两层意思:一、朝廷对他们归附的真诚;二、朝廷的威势。等我们在渭河以北筑城之后,他们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