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规矩很严格。
各师开拔来雁门前,已经有虎符调令,此次乃是出击前编组。
这次行动,基本是大兵团正面会战,各师需要组成军团。
都统制的人选,个人心中有数,但还要皇帝的任命方才有效。
愚任从身边随从手中接过托盘,托盘上放着令旗、令牌、虎符、任命诏书。
“刘子羽!”
“在。”
“天子令:以刘子羽为云中征讨使,全权负责各师调动指挥事宜,但有抗令者,可当场斩杀!”
“臣谨奉诏。”
刘子羽接过托盘转交给随从,愚任又一一递过天子旌节、尚方宝剑、云中招讨司旗号等大件。
这些东西,代表着刘子羽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其权威也是皇帝给予的。
反对刘子羽的指挥,就是反对皇帝的统治,属于叛逆,可聚众击之。
至于招讨使,是遇战时临时设置,常以大臣、将帅或节度使等地方军政长官兼任,掌镇压人民起义及招降讨叛,军中急事不及奏报,可便宜行事。
当然,此次轮不到刘子羽干涉民政,因为他的头上还有云中宣抚使张所。
当然,要是刘子羽一力抗拒,宣抚使也别想调动一兵一卒。
整体上,刘子羽的军事权威很大,独立指挥权不会受到干扰。
“许贯忠。”愚任继续叫道。
“臣在。”
“天子令,许贯忠为云中招讨军录事参军……”
录事参军晋时始置,亦称录事参军事,为王、公、大将军的属员,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以后刺史如掌军开府,亦置此官。北魏至唐,各州亦均置。
隋、唐各州、各卫府、东宫各率府,唐各都督府、都护府、羽林、龙武、神武各军府及王国,都有录事参军。
至本朝,录事参军废弃,后又重置,其职责乃是随一军率臣领军出征,有建议、监督之权。
说白了,录事参军就是军师(参谋长),其建言献策是否采纳,全凭主帅。
之所以让许贯忠做这录事参军,乃是因为他曾经游历燕云,深知此间地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