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赵桓落座,大臣们齐齐跪下,三磕九拜时又三呼万岁。
平时觐见,叉手躬身便可,这大朝会上,却要最高的礼节。
赵桓摆手甩袖,喝道:“诸臣免礼,赐座。”
“谢陛下!”
诸人谢了,各自在安排好的凳子上落座。
此时此刻,大多是半个屁股落在上面,显得毕恭毕敬。
范致虚喝道:“太子太保,宿国公,内阁首辅郑居中,代天下臣公军民进献贡物。”
红光满面的郑居中捧着一个长条盒,拜道:“陛下英明神武,黎庶归心,特进贡物以献御前。”
赵桓起身,躬身回了一礼,道:“朕诚惶诚恐,定当铭记于心。”
说着,有内侍下殿,代皇帝接过了贡品。
本来,应该是各州官员轮流进献本地特产的,只是这个流程就要一天,实在太久。
于是,赵桓,大手一挥,由郑居中代表各地进献名册便了。
进献完毕,便是述职。
这个嘛,只是过场。
那么多军州,一个个说过去得说到什么时候去?
所以,各路转运使大略说几句做个样子便罢。
即便各流程大大缩减,正午时分也不过完成了一半。
又累又渴又饿,君臣都是疲惫不堪。
为了防止中途要出恭什么的,早晨都不敢多吃。
穷逼一碗粥糊一糊,有钱的来一碗燕窝,奢侈的燕窝里加些老参。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神仙也顶不住啦。
于是,赵桓吩咐中场休息。
诸人谢了,出殿到旁边的偏殿里喝水吃点心活动活动。
大几百人,准备茶水点心的开支其实不少,所以说皇帝不爱大朝会呢。
花钱如流水啊。
赵桓回到后面,瘫坐在椅子上,接过茶水咕嘟咕嘟灌了下去。
咬着芝麻酥饼,赵桓叹道:“这大朝会啊,还是能免则免,实在累人。”
谭稹笑道:“陛下新登基,总要让天下军民看看威风。”
“是啊,今日方知为皇帝之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