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方你们别去招惹,那是香江老板过来搞养殖的,他们有大船也有十多米的铁皮船,大船这边没法停,铁皮船晚点回来……”
罗老哥确实够道义,该交代交代完,就上岸跟着家人回家了。
人家不图一顿大餐,是个见好就收的主,拎着几斤鱼货乐滋滋和家人分享。
童瑶是用背带背的儿子,手是空着的,见大娘们边说边抬筐。
她二话不说,撸起袖子直接帮忙。
一个人背着娃,就能抬起一筐五十斤重的鱼货。
阿娇和阿艳也去搭把手,两人合力抬的、
艾玛,这大娘们对童瑶刮目相看的同时,又忍不住对三姐妹心生好感。
大娘们追上去,连连说不用。
不用二字还没说全乎,童瑶都到地儿了。
“没事,阿婶,我力气大,搭把手的事。”
阿娇和阿艳跟着摆手,说小事。
三人是入乡随俗,当地渔民称呼人就是:阿婆阿公、阿叔阿婶,前头带个阿字。
和童瑶娘家那边有些像,童瑶喊起来也顺口。
大娘们乐得合不拢嘴,知道她们是来卖鱼,就透露道:
“好好好,阿婶这就是最后一筐了,不着急回去,咱唠会。
你们着急卖鱼是吧,别去前头那家、你看,这家门口是不是站着个胖娘们,这家不行。
一家人都是不好说话的主,称货搞鬼的,鱼货帮你抬啊,可人摔摔打打。
底部的鱼货这么一整,就给整稀巴烂。
完事后,要么让你降价卖,要么就要你给她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以前我家也抹不开面,被坑了几回,就不在她家卖了。”
阿娇和阿艳安耐住性子,不出声,跟着大娘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童瑶一眯眼就看清楚人了,三十来岁,穿着明显不同,布料是时下流行的。
脖子上带了珍珠项链,手腕上带着银手镯。
叉着腰幺五幺二的和两个老渔民叭叭,气势足足的,看起来就不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