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茵诧异转目,惊愕地看主子。
风卷幂篱,光曝下的小娘子灼灼其华,雪玉雕琢出来的人,又生了一双水墨眼眸,眉目间的浅笑堪比晨曦,怎么瞧都纯洁无瑕,可细细观察,便能察觉她眼底之下藏着一股看得见在灵动的野心与大胆。
确认自己没听错,扶茵忐忑问:“娘子,咱们也要开牙行?”
匆忙劝说,“眼下娘子正与知州小公子议亲,若被知州抓住把柄就不好了,此事应该再缓缓。。。”
小娘子不听她的,知道她会认错人,提醒道:“我要戴蓑笠的那位。”
——
码头。
被甩开的崔家柴头仍不甘心,手提袍摆紧追两步,行在两位公子身侧,边拦路边游说,“客官有所不知,最近开春来扬州做生意的人太多,也就咱们客栈大,位子宽敞,余了少许空房,其价格,保准客官在扬州再也寻不到第二家。”
文士青年敷衍拒绝,“不用。”
身侧的柴头又伸出一个巴掌,故作小声道:“见二位气度不凡,我再给你们五成折扣如何?”
文士青年依旧不为所动,“不用。”
“客官不住店,咱家还有酒楼茶馆,照样算五折。。。我瞧二位像是金陵人,是来扬州谋生?正好咱手头有些活,钱多又轻松。。。”
柴头的脚步越走越偏,快要挡住文士青年,边上冷不丁戳过来一块硬疙瘩,硌得他腰侧一痛,低头去看,见是一把青铜剑柄。
拦住他的人正是佩剑的武士青年,他个头高,头上的蓑笠压得又低,只露出了一截棱角分明的下颚。
即便如此,柴头还是被他身上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压迫气势逼得连连后退。
碍于不久前才惹了事,柴头不能明目张胆发难,眼睁睁看着到手的鸭子飞了,暴露了本性,在两人身后碎上一口:“穷酸东西,不识好歹,爷倒要看看你们能上哪。。。”
前方的文士青年怒目回头,欲折身算账,奈何行人太多,肩膀几番被撞后,渐渐随人群汇向这座鱼龙混杂的财富之地。
码头之外,人流并没有得到疏散,几条大街纵横交错,小巷如织。
巷道两旁开出一排窗,有粮店、豆腐店、茶叶店、成衣铺、酒铺,大小旗帜悬于半空,一副国泰民安的景象。
沈澈从未被人谩骂过,至少没当着他的面,怒气难消,已无心看热闹,“这些狗东西,太过嚣张,蓝知州来扬州前,也曾是御史台的人,怎容得下此等祸害公然行骗。”
宋允执脚步停在一处人群稍微松动的酒铺前,与沈澈不同,心平气和地打探起了眼前的陌生的城市,随口应他,“为商者,本性罢了。”
蓑笠挡了视线,他取下来,露出隐藏的上半截面容。
酒铺靠桥而立,水乡城镇,处处垂柳婆娑,身处于烟火之中的郎君素色长袍,腰身细窄,发带随风,端的是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那张脸很快便引来数道目光。
沈澈对此一幕早已习惯,行至他身侧,拉他换了一条僻静的小巷,好奇问道:“宋兄从未来过扬州,如何得知的这些?”
宋允执:“自是查询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