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家伙年岁大一些,有个五六岁七八岁的样子,那肯定要带着一起去的。
但现在他还太小,昨天又一直下雨,山里的路况又不太好,所以还是不带他一起的好。
没能跟着去的小家伙,顿时气的小嘴嘟起,王芳见状,赶紧过来把孙子拉走。
进山的路上,一大家子人浩浩荡荡,阵势不小。
这还是因为家里头的孩子们在学校,女人们在家里收拾准备,来的都是男人,要不然的话会更多。
路上也遇到了不少人,因为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会在今天给祖宗们挂纸,只有少部分人可能有事,稍微晚上几天。
一路上,几伙人走着走着,汇合到一起,看起来竟有些像老早之前各组人马下地干活的阵仗。
进了山里以后,大家又各自分开。
来到祖宗坟前,不用二爷爷和四爷爷开口,年轻人们全都主动拿起工具,砍树的砍树,割草的割草,各自忙活起来。
张安作为年轻人,没跟各位长辈争抢,而是自觉地提着镰刀,走出去寻找有竹子的地方,砍些坟标回来。
在以前的时候,山里基本都是树木,并没有竹子。
但是后来家里有老人葬在这边之后,大家就会慢慢的在这附近种上一些竹子。
这样一来不光方便自己,也方便了别人。
俗话说人多好办事,等张安砍了一堆坟标回来的时候,祖坟周围已经被修整的非常利落,坟头上也添了一圈新土。
见张安回来,张二爷和张四爷拿过张安砍来的坟标,将白纸幡挂在上面。
别看张安砍了很多根竹子回来,但最后也只是将将够用而已。
因为挂纸的时候,哪怕大家都是一起挂的,但按照规矩,只要分了家的都得自己挂一栋。
所以每当清明节的时候,只要看到哪一座坟茔上的纸幡很多,那就说明他们家人丁兴旺。
繁殖如果只是飘着几栋,那就说明了这家人丁稀少。
张安他们家这一脉,大大小小加起来,总共有十几家,放在整个村里来说,不算最多,但也并不算少。
很快,张安把两位老爷子挂好纸幡的坟标拿去插在坟头。
随着阵阵山风吹来,一栋栋纸迎风扬起,翠绿的竹叶很快就被雪白掩盖了起来。
最后上完香,便是轮流给祖宗磕头。
这也是按辈分来的,年纪最大的两位老爷子率先带头。
张安辈分最小,只能等着各位叔伯磕完,才能到他。
每有一个人跪地磕头,两位老爷子便会说出一些吉利的话语。
如果是结了婚有孩子的人家,那么就会说保佑一家老小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挣得大钱。
若是结了婚没有孩子,那就会说让老祖宗保佑多生几个孩子,延续家里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