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面露疑色。
李智道:“若拓跋赫昶久居城中,纵使水大,不易取之,今拓跋赫昶出城下寨,又无屏障,徒折兵马耳。”
李庚闻之大喜。
十日后,果然天下大雨,连绵不止。守将之将韩涛见之,顿感不妙,忙拜见拓跋赫昶。
“如今大雨连绵,灵州城地势偏低,秦军此时于上游预备船筏,倘若黄河之水上涨,我军则危矣,还望将军宜早为计。”
“灵州城高,无妨。”
“若黄河之水泛滥,城中必然水涨,士兵定惧水淹城,不敢力战。”
拓跋赫昶闻之,怒道:“汝敢乱我军心乎?再敢多言立斩。”
韩涛闻之,怏怏而回。
是夜,狂风大作,雨下不止,李庚下令掘开堰口,放水淹城,又下令大军趁势乘坐船筏,顺流而下。
众人掘开堰口,顿时水势滔天,黄河上密密麻麻全是战筏,战筏上尽是秦兵。
拓跋赫昶此时营中睡得正酣,突然听得万马奔腾,号角吹响。拓跋赫昶大惊,赶忙更衣,出帐上马,见四面八方,大水骤至,此时,三军大乱,随波逐流。拓跋赫昶赶忙下令,令三军移至高处。
比及天明,李庚率军乘船而来,摇旗击鼓、大声呐喊。拓跋赫昶见状,不敢迎敌,只好夺得小船,一手持枪,一手持棹。奋力划到灵州城中,比及入城,三军淹死者不计其数,苟活者皆降,拓跋赫昶懊悔不已。
灵州城周围,白浪滔天,水势甚大,城河水满、城垣浸塌。拓跋赫昶赶忙令士兵搬砖担土,士兵皆言填塞不住。
拓跋赫昶赶忙唤众人前来,商议对策。
拓跋赫昶叹气道:“昔日,我不听韩涛将军之言,乃至如此,是我一意孤行,害得众将士如此。”
言毕,欲拔剑自刎。
守将韩涛慌忙跪下,道:“今日之危,非城主之过,实乃秦军狡诈也。如今水势汹涌、天神难救,我军可趁敌军未至,乘船夜走,此处离兴庆府不远,虽然失城,尚可全身。城主乃拓跋主上族亲,昔日有功,主上定不怪罪。我等待回至兴庆府,另谋他算。”
拓跋赫昶闻之哭道:“先失西平州,再失灵州,两城尽失,愧对主上,纵使是族亲,亦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言毕,又欲拔剑自刎。
众人见之赶忙跪下拉住。
韩涛道:“当年我军被逼得割地求和、年年朝贡,甚是耻辱。如今,在主上带领下州城十数座,兵多将广、粮草丰足。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众人皆言:“韩将军所言甚是,还望三思啊!”
拓跋赫昶见众人如此,眼下无计,只好收了佩剑,依了众人。
秦军大寨议事帐中。
李庚道:“黄河之水淹了灵州城三日,奈何不见西夏士兵弃城而逃?再过些时日,倘若水势渐退,如何是好?”
李智道:“义父多虑了,若灵州是座孤城,必然如此。然灵州城距兴庆府甚近,必然潜逃。义父可令探马密切关注,提前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