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中李庚问道:“智儿,为父此举是否不妥?”
“义父多虑了,二世子虽年幼,尚有万夫不当之勇,敌军难近也。”
“义父十多岁时,不也上阵杀敌?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二世子殿下不早些上阵杀敌,将来如何辅佐世子殿下?”
李庚闻之感慨,挥手令李智退下,李智领命告退。
李默出帐后,李峻赶忙追上。
“默儿为何如此糊涂?不知那战场杀敌,并非儿戏。”
“父亲平素不喜默儿,明日杀敌,定让父亲刮目相看,哥哥不必担心。”
李峻闻之,只是叹气。
次日,拓跋建英城下搦战呐喊,李庚闻之率兵出城。
拓跋建英仍旧摆出一字长蛇阵,李庚远远望去,仍旧是先前的阵法。
“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
遂下令,李礼率左军攻打蛇首,李默率右军攻打蛇尾。霎时,两支军马尽出,董儒见状挥动令旗。
李庚见时候一到,遂率中军直击蛇腹。
不时,阵法已破,拓跋建英见状,赶忙鸣金收兵。
忽然一骑冲来直奔拓跋建英,拓跋建英赶忙提枪格挡,不想此人甚是力大,一击不成,冲着面门又是一枪刺过,拓跋建英慌忙躲闪,被打掉项上金盔,拓跋怀、拓跋亮见状赶忙上前挡住,拓跋建英趁势撤退。
“此小将系何人,为何如此勇猛?”拓跋建英问道。
手下道:“此人像是贼军的幼子,年岁不过十五。”
拓跋建英闻之大惊:此子甚是勇武,假以时日,必为我军大患,宜尽早除之。遂望向李默,记下此人相貌。
战场上,李默一骑敌二将丝毫不落下风,一枪刺出,一枪划过,虽无章法可言,奈何力大。李庚见李默初上战场如此勇猛,赞不绝口,又恐李默无战场经验,唯恐有失,遂鸣金收兵。李默闻鸣金收兵,以枪挑拓跋建英金盔而回。
回至西宁州内,李庚大摆庆功宴。
庆功宴上,众将士见李默勇猛,皆道:“二世子殿下勇武,真乃虎父无犬子也。”
李默闻之大笑。
宴毕,李峻赶忙问道:“默儿此次可曾受伤?”
“多谢哥哥关心,默儿身上都是敌人的血。”
言毕,捋了捋衣袖,露出双臂。李峻看去,果然不见伤痕。
“默儿今后可不许如此了。”
“哥哥多心了,默儿虽然口吃,又不是傻子。打不过,还跑不过么?”
李峻闻之大笑,李默见哥哥大笑,亦大笑起来。
却说,王通于百里坡设伏,见一辆辆马车押运粮草,打着秦军旗号,知是自家运粮马车,忙令五千士兵埋伏噤声。此时,只见拓跋路领兵马赶来劫粮。压粮官见西夏兵多,慌忙弃粮车而逃,拓跋路并不追赶,只是让随行检查粮车。
突然,一声呐喊传来,百里坡五千兵马尽出,团团围住西夏兵,拓跋路赶忙列阵迎战。王通深知擒贼先擒王,一刀刺向拓跋路,拓跋路赶忙抵挡,王通又一刀劈来。这拓跋路本就不敌王通,再加上箭伤未愈,三五回合被王通斩于马下。西夏兵见主将阵亡,四下而逃。
王通见西夏兵马逃窜,亦不追赶,割下拓跋路首级,令士兵于百里坡下了三个空寨,又于百里坡深处插满旌旗。遂领兵压粮前往西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