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根底深厚的三大导,宁昊只是小火苗,但他代表趋势,代表新生力量,所以中影给他各种支持,“有求必应”。
这也是“新生代”导演的内涵,在电影市场化浪潮中孕育,象征着电影行业的新生力量。
宁昊电影不行是以后,现在他就是电影行业的先进力量代表。
沈善登借宁昊的势,确实会很容易,能勉强搭上中影的线。
但,沈善登,是要做娱乐圈太阳的男人。
沈善登可以分享利益,可以分享荣耀,但有些东西不能分享。
譬如名与器!
沈善登做导演,肯定要取代宁昊在电影行业的生态位。
天无二日,太阳只能有一个!
当然,宁昊看不到未来,沈善登完全可以先借宁昊的路入行,日后营销自己投了《石头》慧眼识珠,是伯乐。
只要以后电影比宁昊更能卖钱,过去历史可以改写,覆盖过去。
但沈善登不屑于此。
也不需要!
“这瓜好吃。”
吃着冰镇西瓜的宁昊,感觉自己牙凉了一下。
。。。。。。
中午。
沈善登家又来了人。
同一个导师门下的小师弟周奇峰,摄影师陈博宇,录音师赵琳。
宁昊和邢爱那也没走,和沈善登讨论了一下《赛车》剧本。
吃完饭,宁昊抱着好奇和帮忙的心态,看看沈善登要搞的新戏。
书房。
沈善登介绍:“最初想叫《历史的终结》,但是不好过审,又改了《太监皇帝》还是不行,最后叫《督公》。”
《督公》大致剧情是:一个遭了灾的少年,进宫做了太监,因为机缘巧合最终成为皇帝的故事
宁昊惊了:“太监也能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