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西奇的计划是直接切断顶巢与中巢的电梯通道,再夺取巢都大门的控制权,把纳法尔人放进来,用纳法尔一到一百三十团天然稳固的身份认同作为隔离墙,阻断中巢到下巢的交通联系。
这样,阿斯塔特们就不再因为人数上的极端劣势陷入战术被动。
集中精力攻破顶巢,将军头统统控制住,审判官奥达奇自然有方法与手段去分化处理中巢的叛变星界军团。
信任的成本可是恨高昂的,只要第一支投降的星界军团出现,什么攻守同盟都是假的,阿斯塔特们杀两只鸡给猴看,问题就解决了。
至于妄图死守待变的星界军,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叛军了,必须出重拳。
有资格穿戴终结者甲的老兵都已经换装了终结者甲。
但是连长马达西奇并未选择将所有的终结者一次性投入对巢都作战。
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预备队总是有用的。
而且不是所有的终结者甲都有传送功能。
灵能术法的传送手段五花八门,科学的传送手段费用高昂。
留下十个终结者作为预备队,全连登上雷鹰与风暴鹰炮艇,由帝国海军的伴飞的闪电与雷鸣战斗机护航,进行了降下作战。
卡兹感到些许遗憾,没有机会体验阿斯塔特标志性的空降仓。
不过想想也对,四连有足够数量的雷鹰炮艇,甚至还有两架风暴鹰,而奥米达斯巢的防空火力仅存在于顶巢部分,明显用不上砸空降仓这种手段。
一直到卡兹亲身体验过雷鹰炮艇后,才发现自己又吃了云锤的亏。
几百年后才出生的泰图斯在当死亡守望黑盾出空难事故时搭乘的载具根本不是雷鹰炮艇,而是瓦尔基里武装运输机。
帝国的制式装备,基本都是统称,其实存在非常多的改装与变体型号。
装六个星际战甲就显得狭窄,是因为这种雷鹰炮艇在中腹部进行了吊装改型,可以挂载两辆黎曼鲁斯或者一辆兰德掠袭者,这些载具里还能装六个。
不带挂载额外挂载功能的雷鹰,一次性搭乘十二个全副武装的星际战士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雷鹰炮艇的有效载员实际上所有型号都是一样的设计标准。
在借调了审判官奥达奇的那架风暴鹰后,四连仅仅出动了三艘风暴鹰与三艘雷鹰,就满足了全连的机动需求,甚至包括二十一个终结者。
在荷鲁斯大叛乱发生后,星界军团失去了大气层内战斗飞行器的使用权。
闪电攻击机、雷鸣战斗机、掠夺者轰炸机、瓦尔基里武装运输机,以及拿瓦尔基里武装运输机改型的秃鹫炮艇机,就是帝国海航的的主要大气层内战斗飞行器的种类,人送绰号:机头五。
虽然某些工业世界存在其他更先进的飞行器生产线,但是无论现存保有数量,列装范围,还是知名度,都没法跟帝国海航的机头五相提并论。
果然装备就是战斗力呀。
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卡兹宝宝已经看见了闪电攻击机与雷鸣战斗机,他还想亲眼见一见其他机型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