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对于今天奏对时谈及的那件事的态度。
谢迁听懂了。
但是,他却并不愿意低头,或者说,不愿意向李东阳低头。
所以,他搬出了一番君子谏诤的大道理来应对。
李东阳低头,轻轻晃了晃面前的茶水,感受着还算温热的杯盏,他抬眸道。
“自古君臣有别,各有所司,值此新旧交替之时,是机会,但也是风险,谢谕德若当真是忠君之人,此时便该体谅陛下的难处,不是吗?”
谢迁的神色有些复杂,他的目光和李东阳在空中对撞,气氛一时再次陷入了凝滞当中。
最终,还是谢迁率先低下了头。
原因也很简单,李东阳如今丁忧在府,是劣势也是优势,丁忧的身份让他不能正面参与政务,无法对朝政施加直接的影响,但同时,也让他可以置身事外,行事决断上更加利落。
相较之下,谢迁身处朝局之中,各方压力之下,就注定了他无法逃过站队表态的命运。
而不管他作何决定,都必然要面临开罪另一方的后果。
所以谢迁在犹豫,这一点,从他今日答应李东阳的邀请,过府前来就可以看得出来。
哪怕如今在朝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有所差别,可李东阳念头坚定,谢迁却迟疑不决。
二人对峙之下,谁能占得上风,自然是一目了然的事。
“李学士与在下,都是东宫的同僚,此处也没有外人,谢某也不愿再说那些虚词……”
谢迁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知道这一局是他输了。
不过所幸,他也不是那种不分轻重之人,很快就调整好心情,诚恳开口,道。
“请李学士相信,今日呈上的那些奏章,和在下并无干系。”
官场之上,有些话其实不必明说。
对于谢迁来说,方才他和李东阳的角力,一方面是更进一步的坚定自己最终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是在争夺他和李东阳之间的主导权。
毕竟,如果他选择站在天子这边,和李东阳就算是合作关系,自然会有主次之分。
这一局角力是他失了先机,但是这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