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小说行业极其发达的大明朝万历时期,有的是钱多的没地花,找人给自己出书的。
然而正是这样一件平常的事情,却是让朝中的文官们抓住了把柄。
大臣们纷纷上疏弹劾郑贵妃之所以重新刊印此书,其实是因为包藏了祸心,想要利用‘虚假传播’自己的贤名,来力压皇后一头,好为‘妖书’中的‘废后’一事,提前做好铺垫与准备。
其最终的真实目的,仍是为了给她自己的儿子皇三子朱常洵,夺取太子之位。
郑贵妃有没有这个心思,只有郑贵妃自己才知道了。
而时任山西巡抚的吕坤,也就是《闺范图说》的原作者,可谓是倒了十八辈子大血霉。
心血来潮写了一本小说,好不容易有点小火,结果居然被当今贵妃娘娘拿去狗尾续貂续写了一番。
这也就算了,关键是现在此事还牵扯到了‘国本’之上。
远在山西的吕坤在得知此事之后,只觉得这霉倒的糟糕透了。
其实,他才是真正的躲过了一劫。
申时行回不了老家惨,郑贵妃被疯狂弹劾更惨,然而最惨的人莫过于内阁次辅许国了。
身为‘妖书’中的‘男一号’,他终于也像申时行一样体验到了‘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感觉。
许国现在真的是连想死的心都有了,由于‘妖书’中自己的存在感太过于强烈,故而许国也没法去内阁办事了,只好躲在家中避嫌。
申时行与许国如今都已经‘坠机’了,事到如今,内阁就只剩下了王家屏一个人。
按理来说王家屏应该能幸免一难才是,毕竟‘妖书’中又没有他的名字。
可大明朝的文官们是极其爱搞事的,他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他们热衷于反对皇帝的话,也热衷于反对同僚的话,他们不在乎事情的对错与否,他们只为了反对而反对。
毕竟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谏官们就算反对错了,也不会挨罚。
就算挨罚了也无所谓,大明朝的臣子连砍头都不怕,挨罚那更是一种‘光荣’的象征。
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情,对于这群熟读经史的读书人们来说,那是张嘴就能来。
于是乎,很快便有屁股坐不住的人,将矛头指向了‘妖书’中并不存在的阁臣王家屏。
有人表示,内阁之中,总共就只有三个阁臣,如今申时行和许国都被‘妖书’牵扯进去了,唯独王家屏一点事情都没有。
所以,有人怀疑,这‘妖书’是阁臣王家屏派人故意刊印散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申时行和许国都因流言而离开内阁,他自己好一步登天,登上内阁首辅的位子!
此想法一经传播讨论,很快便有不少人上疏弹劾起了王家屏。
处在风言风语中的王家屏没有办法,便也只好称病回家,闭门不出。
至此,内阁的三个阁老,集体坠机……
整个内阁办事处变得空无一人,堆积起了许多等待着票拟的奏本。
这些奏本里,有无关紧要的细小事宜,但也有天灾大难,求朝廷抓紧支援的重要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