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小说网

快看小说网>山水不造作、静而不争远是非是什么意思 > 第528章 争 议(第2页)

第528章 争 议(第2页)

有人附和:“他学历不算顶尖,履历也非体制内典型晋升路径。一步登天,是不是开了个危险的口子?”

“这是‘明星治国’的变种。靠一张嘴、一副脸,就能插手国家级战略?那我们这些埋头研究三十年的,算什么?”

某部委的办公室里,一位司长正在向部长汇报。

“裴语迟确实是个异数。”司长翻开文件,“按照我们以往的标准,他可能连初选都过不了。没有理工科背景,没有管理学学位,甚至没有在政府部门的工作经历。”

“但是?”部长抬起头。

“但是他把事情做成了。”司长语气中带着一丝钦佩,“枫林项目的前期论证,他协调了十几个部门,化解了无数矛盾。最难得的是,他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见被重视了。”

部长沉思片刻:“这说明我们的用人观念该更新了。新时代需要新思维,不能总是用老标准选人。”

“裴语迟这个案例很有意思。”分管人事的副局长放下手中的报告,“他打破了我们传统的用人边界。”

“确实。”另一位领导接过话头,“以前我们总是强调专业对口,现在看来,在某些特殊岗位上,跨界人才反而能发挥独特作用。”

质疑如暗流,有人翻出他早年地方台的旧档案,说他“出身草根”;有人质疑他“跨界无边界”,是“权力与名气的合谋”。

但也有声音,如春雷破土。

一次闭门专家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听完裴语迟关于“AI叙事伦理”的推演后,久久沉默,最后只说了一句:“我研究技术五十年,却没想过,思想的温度,竟要靠一个‘主持人’来传递。”

消息传开,震动不小。

《晨光日报》内参刊发一篇未署名的观察文章,标题犀利:《当主持人开始设计未来——论复合型人才在智能时代的突围》。

文中写道:“我们习惯将人钉在标签里:主持人只负责说话,技术官僚只负责执行,学者只负责研究。可当时代要求‘技术+人文+传播’深度融合时,那个能站在交叉点上的人,是否更值得被看见?”

舆论开始分裂。微博热搜悄然升起:“#裴语迟是跨界天才还是权力越界?”

支持者称他为“破壁者”——

“他能在两会直播中冷静追问财政赤字,也能在院士会议上拆解神经网络的伦理盲区。这不是跨界,这是降维打击。”

“我们需要的不是只会念稿的‘金话筒’,而是能理解技术、洞察人性、影响政策的‘思想枢纽’。”

反对者则警惕:“这会不会成为‘明星特权’的先例?下一个是演员管航天?歌手定外交?”

“制度不能靠‘例外’运行。如果人人都想当‘裴语迟’,那组织纪律何在?”

风暴中心,裴语迟沉默如山。

他依旧出现在化妆间,领带一丝不苟,眼神沉静。

镜头亮起,裴语迟端坐在主播台前,声音沉稳如常:“晚上好……”

没有人知道,就在一小时前,他刚结束一场关于AI伦理的激烈辩论;也没有人知道,节目结束后,他还要赶去参加一个关于项目预算的紧急会议。

真正的转折,来自一场意外的直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