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你大可事后去问姜望,我绝无半点谎言。”
“因此我认为,上官明月是得了什么奇遇,或者说有奇遇找上了他。”
“可他秘密的回到神都,没有报复任何人,偏偏找上了宁十四,还在张首辅以及甘梨、裴皆然的事接连发生的期间,背后人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
“我没有编排自己父皇的意思,可实事求是的说,傅郎将也该能想得明白,当时神都里发生那么多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这诸多事情里,宁十四的确是最不起眼的,但他确确实实也与姜望有关系,我不知那位当时是什么想法,你说长公主已证实与其无关,我却觉得不可信。”
“就算长公主没有撒谎,你又如何能确定他没有对长公主撒谎?”
“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上官明月在回到神都后,第一时间就入宫了,是有人刻意隐藏着他。”
“但我与陈符荼此前的竞争,东宫里有些眼线,傅郎将也该能理解。”
“所以我的人有目睹到上官明月,只可惜我得到消息晚了些,在我确定上官明月还活着且来到神都的时候,宁十四的事已经发生了。”
陈重锦甚至在这短时间里真假参半的考虑很周到,不等傅南竹说话,就继续说道:“当时之所以没有告知傅郎将这个真相,是父皇在出关后确实行动捉摸不透,我也怕惹祸上身。”
“而且真说了的话,傅郎将要是头脑一热,做出些什么事或说些什么话,那就是害了傅郎将。”
“别说那个时候我与陈符荼都低调了起来,就算要借此对付他,也难将其扳倒,我自然不忍心为此害了大隋的忠臣良将。”
他说的相当诚恳。
情绪表达很是到位。
这让傅南竹纵然觉得陈重锦的话语里有刻意彰显他自己的成分,也很难怀疑都是谎言,而哪怕信了一分,他的心境也是如遭雷击,面色更惨白了些。
陈重锦趁热打铁说道:“如今的情况,我与陈符荼已是不死不休,所以也没必要说些虚的,我当然希望傅郎将能站在我这边,就算傅郎将不愿,我亦不会杀你,只是我不能看着傅郎将被蒙在鼓里,为自己的杀徒仇人而赴死。”
“因此我不会要求傅郎将什么,只道出真相,信与不信你可以自己再去调查。”
傅南竹要是能查出来,早就查出来了。
但结合神都里当时的情况,傅南竹最先怀疑的确实是陈景淮,是长公主去了皇宫,给了他一个答案,才让他消除了自己的怀疑。
哪怕他的确还在追查,尤其把重点放在上官明月的身上,可什么也没找出来。
他不会想是长公主欺骗了自己,就像陈重锦说的,在出关后就变得截然不同,甚至还禁足了长公主的陈景淮,在宁十四的事上对长公主撒谎,并非不可能。
而很多事情都禁不住想,就算没有全信,傅南竹的心思确实也因此变了。
陈重锦提及了姜望,那么他曾斩草除根的去杀上官明月这件事,傅南竹不会有怀疑,疑点只在上官明月去了东宫是否为真。
但傅南竹确实是个很忠心的人,没有确凿的证据,他很难背叛陈符荼。
先不说陈符荼的问题,就算证实了宁十四的死与陈景淮有关,陈景淮也毕竟已经死了,作为忠臣的傅南竹哪怕忌恨陈景淮,亦不会背叛整个大隋。
就更不会牵扯到陈符荼、陈重锦这些皇子的身上。
但换句话说,若是宁十四的死也与陈符荼有关,他确实很难再对其忠心耿耿,他不会背叛整个大隋,不代表仍会为陈符荼效命。
那么转而支持陈重锦,依旧在效命大隋,的确是最好的选择,无需多纠结。